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30 | 移动端: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

篇一:大学无机化学大一理论部分总复习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一、理想气体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体积可以忽略(具有质量的几何点)。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产生偏差原因: ①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 ②分子间力

实际气体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接近理想气体。 计算:pV = nRT ;

注意单位kPa(Pa)、m3(L)、mol、8.314、K 标准条件(standard condition,或标准状况) 101.325kPa和273K(即0℃)--STp 二、气体分压定律

强。

分压定律:pB= xB p总

p总=p1+p2+p3+…pB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前提:难挥发 非电解质 稀溶液 溶液蒸气压降低:△p = k b 沸点升高:△Tb= kb b 凝固点降低:△Tf = kf b 渗透压:Π = cRT

依数性……仅与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特性无关。 b:1000g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沸点:0.1mol·L-1NaCl和蔗糖水溶液? 2 ?15.10100g水中,求溶液凝固点 g葡萄糖溶于

n(葡)10g1000g5

解:b(葡)????mol?kg?1

?1

m(水)180g?mol100g9

根据:△Tf?kfb得

5△T(葡)?kfb(葡)?1.86K?kg?mol?1?mol?kg?1?1.033Kf 9T f(葡)?273K-△T(葡)?273K-1.033K?271.97Kf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1热力学第一定律

※ 状态函数的特征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决定于过程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热: 规定:体系吸热 Q>0 体系放热 Q <0

功: 规定:体系对环境做功 W< 0;环境对体系做功 W>0 功有多种形式,若不注明,一般只讨论气体的体积功 W=F·△L =p·S·(-△V/S) = - p·△V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 W

【W,Q不是状态函数,U,H,G,S等是状态函数】 3-2热化学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热:反应物与生成物温度相同时体系发生化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1.恒容反应热 QV 由△U=QV+W QV =△U (∵△V=0,∴W=-p△V=0) 2.恒压反应热(Qp)与焓(H )△U=Qp+W Qp=△H

理想气体的U、H都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压力无关。温度不变,同一组份的气体的△U、△H不变 (p1V1=p2V2)。

Qp = QV+△nRT△rHm= △rUm+ △νRT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基元反应:aA + bB = gG + hH 瞬时速率:r = kc (A)a c (B)b

a+b 为反应级数,k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 二、反应速率理论 1、碰撞理论

活化分子组,有效碰撞;活化能Ea小,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大,r快; 2、过渡状态理论

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机理: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的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的定速步骤是最慢的一步,活化能最大

第5章 化学平衡 5-1化学平衡状态 一、可逆反应

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二、化学平衡

热力学分析:△rGm=0; 动力学分析:ν(正)=ν(逆) 三、化学平衡的特征

1. ν(正)=ν(逆) ;2.动态平衡;3.有条件的平衡。 5-2 平衡常数

一、经验平衡常数

(pG)g(pH)h

p ab

(pA)(pB)

K=

二、标准平衡常数

gh ?[G]??[H]?? ?C?????C????????

K?ab

????[A][B] ??C?????C???????

K?

?pG??pH??p?????p?????a

?pA??pB??p?????????p

g

????????

h

b

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 K??1?rHm1??rHm(T2?T1)2

??ln??? ?R?RT1T2K1?

?T1T2?

第6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篇二: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大一要点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 系统误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 偶然误差:随机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大小正负难以确定,不可校正,无法避免,

服从统计规律

(1)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 准确度: 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衡量

?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 值的离散程度。用偏差衡量

?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 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

(1)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Q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其取舍;

(2) 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等;复习p12例题

?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实际能测得的数据,其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对于可疑数字一般认为有±1的误差 例: 滴定管读数21.09 mL分析天平读数 0.2080 g 最后一位为可疑值

注意: (1) “0”的作用:有效数字(在数字的中间或后面)定位作用(在数字的前面)

(2)对数值(pH、pOH、pM、pK等)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计算规则:(1) 加减法: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2)乘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与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特征)、热与功(热与功的符号、体积功的计算W??p??V)、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 + W)

?rH?

m的计算

△rHm:摩尔反应焓变,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进度为1mol时的反应热

?rH?m: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

?fH?m:在温度T及标准态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1mol物质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即为物质B在T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零。

1.利用?fH?m计算?rH?m

????rH?

m(298.15K)???B?fHm.B(298.15K), ?rHm≈?rHm (298.15K);

B

2.盖斯定律:在恒容或恒压同时只做体积功的情况下,任一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效应只与始、终状态有关而与具体途径无关。根据盖斯定律若化学反应可以加和,则其反应热也可以加和。

反应的方向

热力学中,有两条重要的自然规律控制着所有物质系统的变化方向

(1)从过程的能量变化来看,物质系统倾向于取得最低能量状态;(2)从系统中质点分布和运动状态来分析,物质系统倾向于取得最大混乱度。

热力学中,体系的混乱度用熵来量度的。符号:S

对于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论,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增大,即: ?S > 0;如果气体分子数减少,?S < 0。

标准摩尔反应熵变的计算:?rS?

m(298.15K)???S

B?Bm.B(298.15K),

?rS?m≈?rS?m (298.15K)

? 用熵变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是,对于孤立系统:

ΔS(孤) >0 自发过程;ΔS(孤) =0 平衡状态;ΔS(孤)<0非自发过程

? 判断反应方向的判据是ΔG(适用条件: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

ΔG < 0自发过程;ΔG > 0非自发过程;ΔG = 0平衡状态

? ΔH、ΔS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ΔG =ΔH- TΔS)

ΔH<0, ΔS>0,则ΔG<0,任意温度下均自发

ΔH>0, ΔS<0,则ΔG>0,任意温度下均非自发

ΔH>0, ΔS>0,则高温下ΔG<0, 低温下ΔG>0,即高温自发,低温非自发

ΔH<0, ΔS>0,则高温下ΔG>0, 低温下ΔG<0,即高温自发,低温非自发

ΔrG?m的计算

(1)利用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计算

???rG?

m(298.15K)???B?fGm.B(298.15K)(只有298.15K时的ΔfGm,B 数据,该方法只能

B

计算298.15K时的ΔrG?m)

(2)任意温度下的ΔrG?m可按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近似计算

ΔrG?m(T)≈ΔrH?m (298.15K)-TΔrS?m(298.15K) (ΔrH?m—KJ·mol-1, ΔrS?m—J·mol-1·K-1注意单位换算) ? 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的计算

ΔrG?m(T)≈ΔrH?m (298.15K)-TΔrS?m(298.15K)

ΔrH?m (298.15K)-TΔrS?m(298.15K)<0 (反应自发)

ΔrH?m (298.15K)和ΔrH?m (298.15K)可以通过热力学数据算出,从而可求出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p58例3-7)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瞬时速率、平均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活化分子、活化能(能用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的活化能大小;(2)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不要求计算)

? 标准平衡常数 Kθ

(1) Kθ表达式的书写

溶液用相对平衡浓度表示,cB即平衡浓度除以cθ (1 mol?L?1) ?c

pB即平衡分压除以pθ (100 kPa),标准平衡常数是量纲为1的?p气体用相对平衡分压表示,

量。复相反应中,固体、纯液体和溶剂不写入式中,即用“1”表示

(2)Kθ的求算:a通过表达式求得;b由ΔrGm??RTlnK求得 θθ

θΔrGθm??RTlnK

(1) 此式把动力学与热力学联系起来,只要知道了某温度下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θΔrGθm,就可以求出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2) ΔrGm值愈小(越负),则Kθ值愈大,反应达到平衡时进行得愈完全。 θ

非标态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当 Q<Kθ ΔrGm <0 反应正向自发;当 Q=Kθ ΔrGm=0 处于平衡状态;当 Q>KθΔrGm >0 反应正向非自发

多重平衡规则

若干反应方程式相加(减)所得到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这些反应的平衡常数之积(商)。 反应1=反应2+反应3K1?K2?K3;反应1=反应2-反应3K1?K2/K3

反应1=m×反应2K1?(K2) ??m??????

化学平衡的移动(吕.查德里原理)

1.浓度(分压) 、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此时温度不变,因而Kθ为定值)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影响Kθ)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写出反应方程式;2.找出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分压);3.设定未知数表示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压)4.表示出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得到方程5.求解方程解出未知数(p87例4-10)

第五章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

(1)主量子数n:取值:1,2,3,…n等正整数。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n越大,电子(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距离越远, 能量越高,同时n决定电子层

(2)角量子数l:0123…n-1

物理意义1:决定波函数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形状

物理意义2: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n相同,l越大能级越高 Ens<Enp<End…

(3)磁量子数 m m=0,±1,±2,…± l

物理意义:波函数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即取向数目

n,l相同,m不同的轨道叫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4)自旋量子数ms,电子有两种自旋方向;

ms = +1/2或ms = ?1/2;图示用箭头?、?符号表示

? 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一个原子轨道(波函数);n、l、m、 ms四个量子数决定一个

电子的运动状态

? 能级组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原则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Hund)规则

注意洪特规则(不容易理解):当电子在n, l 相同的数个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每个电子尽可能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洪德规则的补充:简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全充满: p6, d10,f14 半充满: p3, d5, f7全空: p0, d0, f0

能级交错时(4s3d,5s4d, 6s4f5d,7s5f6d),可以s轨道未填满,而让简并轨道半满,全满,这时能量更低更稳定,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通过电子排布式能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之亦然)

1.能级组与元素周期(行)

(1)各周期元素数目=对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的电子最大容量

(2)原子的电子层数=原子所在的周期数(钯Pd除外)

2.价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表中族的划分(列)

价电子:原子发生化学反应时参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价电子构型: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 主族元素(A):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或np轨道的元素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nsnp)IA~VIIIA(VIIIA也称零族)

副族元素(B):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1)d或(n?2)f 轨道的元素

副族元素的价电子:最外层s电子,及(n?1)d电子(甚至(n?2)f电子)

IIIB~ VIIIB, ⅠB ,IIB ,其中VIIIB元素有3列

族号数=价电子总数

(VIIIA为8或2,ⅠB,ⅡB d10不计入,Ⅷ 8~10)

3. 价电子构型与元素的分区

s 区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s轨道的元素

p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p轨道的元素

d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d轨道且d轨道未满的元素

ds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d轨道且d轨道填满的元素

f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f轨道的元素

?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 离子键

离子键——当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互相接近时,前者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者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成离子型化合物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

生成离子键的条件: 原子间电负性相差足够大,一般要大于1.8左右

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静电作用力就越强,

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价键理论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发生重叠,两核间电子出现概率增大,降低了两核间的正电排斥,又增强了两核对电子云密度大的区域的吸引,系统能量降低, 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价键理论要点:

? 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自旋相反;

? 最大重叠原理: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面积)越大,键越牢。

? 对称性匹配原理:原子轨道的重叠必须发生在角度分布图中正负号相同的轨道之间 ? 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电子配对后不再与第三个电子成键

方向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的原因是因为原子轨道(p, d, f)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必须沿着特定的方向重叠,它和相邻原子的轨道重叠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 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原子轨道沿键轴方 向“头碰头”式重叠; π键:原子轨道沿键轴 方向“肩并肩”式重叠 ? σ键与?键的识别

共价单键为σ键; 共价双键(及三键)中:有一个σ键,其余为?键。

σ键,重叠程度大,较稳定;π键,重叠程度小,较活泼。

篇三: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目录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 2

第二章 分子结构 ..................................................................................................................... 8

第三章 晶体结构 ................................................................................................................... 11

第四章 配合物 ....................................................................................................................... 12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 15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 19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 21

第八章 水溶液 ....................................................................................................................... 23

第九章 酸碱平衡 ................................................................................................................... 24

第十章 沉淀溶解平衡 ........................................................................................................... 26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 ........................................................................................................... 27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 ........................................................................................................... 30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 ............................................................................................................... 31

第十三章 氢 稀有气体 ......................................................................................................... 32

第十四章 卤 素 ..................................................................................................................... 34

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 ............................................................................................................... 37

第十六章 氮、磷、砷 ........................................................................................................... 40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 42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 45

第十九章 金属通论 ............................................................................................................... 47

第二十章 s区金属 ................................................................................................................ 49

第二十一章 p区金属 ............................................................................................................ 51

第二十二章 ds区金属 .......................................................................................................... 54

第二十三章 d区金属(一) ..................................................................................................... 57

第二十四章 d区金属(二) ..................................................................................................... 59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 E2s > E1s. ………………………………………(Χ)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x,2py,2p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Χ)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Χ)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Χ)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Χ)

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Χ)

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Χ)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D)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C)

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

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

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D)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

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

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

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

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C)

A.2n2(n为主量子数);

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

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

D. n + 0.7规则

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

A.ns2np3 B.ns2np4 C.ns2np5 D.ns2np6

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B)

A.B B.C C.Al D.Si

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B)

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

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

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

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

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C)

A.亲合能 B.电能 C.势能 D.动能

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 ……………………………(D)

A.Na B.Ne C.F D.H

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

A.电子亲合能 B.电负性 C.电离能 D.原子体积

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

A.(2,1,-1,-1/2) B.(0,0,0,+1/2) C.(3,1,2,+1/2) D.(2,1,0,0)

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D)

A.元素由单质构成; 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

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 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

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D)

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 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

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D)

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

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

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

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

A.质谱法 B.化合量法 C.气体密度法 D.α─粒子散射法

三.填空题:

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 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薛定谔方程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

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16种.

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 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E.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和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光电效应实验; 电子衍射实验 .

7.ψn,l,m是,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主量子数(电子层) ,角量子数(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电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03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