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德育全球化的表现

德育全球化的表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28 | 移动端:德育全球化的表现

篇一: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革

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革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梁帅

中文摘要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道德教育的取向,学术界提出了普遍伦理学、道德防线说、文化道德多样化说和生态道德说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警惕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或构建平等共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全球化的客观性及其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新要求,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世界历史的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着力构建于全球化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培养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一代新人。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以资本为推动、以科学技术为平台,资本、资源、技术、生产、产品、消费、信息等方面的全球性流动。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就道德教育而言,其挑战在于文化道德多样性对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冲击和瓦解,在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企图,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防止和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心。从另一视角看,我们也必须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就必须培养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包括道德境界在内的人的精神世界,如世界意识与民族认同、类主体意识和他者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开放自觉意识和关心理解情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参与全球化奠定思想道德的精神基础。

在全球化时代,“底线伦理”或“普遍伦理”教育、警惕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防止道德相对主义等等学说和思想,尽管有其合理性和重要意义,但是从全球化时代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和技术性存在的生存事实出发,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全球化的方法论出发,从全球化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要求出发,从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出发,全球化时代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完整理解道德的本质,拓展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树立现代道德教育理念,构建指向道德能力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丰盈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教育;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道德能力全面发展

第一章 导 言

道德教育改革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1]的不断演进,全球化成为我们时代最具深远意义的浪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应地,对于道德教育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外学者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对全球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全球化与道德教育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比如普遍伦理(底线伦理)说、道德防线说、文化道德多样化说、生态伦理说等等。在阐述本文观点之前,有必要首先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

一、对全球化深刻影响道德体系和道德教育的普遍共识

不同学者和思想家由于研究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重构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主张不同,但是对于全球化给道德和道德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存在高度共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历史已然说明,中国20世纪中对现代化的延宕,已经造成了重要的民族生存问题的根本症结,如今,只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切实地从事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使改革开放的策略,成为新世纪中国形象重新书写的基本保证。”①

俄国学者丘马科夫于2009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发表《面临全球化的哲学》的演讲,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世界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人类在全球化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神话、宗教和科学在这些问题面前无能为力,全球化世界及其问题需要哲学的反思。与此同时,面临全球化的哲学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全球问题,全球化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面对全球化世界,哲学可以提供只有它才能作出的解释。②罗兰·罗伯森的《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社会学为视角,对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分析了诸多学派在全球化问题上展开争论的聚焦点,剖析了世界体系理论、文化和世界秩序的形象、国与国之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以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全球化的不同看法,阐释了由全球化所引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眷顾、怀乡范式和寻求原教旨的倾向等等。埃及学者萨缪尔·阿明在《世界一体化的挑战》(任友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以第三世界学者的眼光,提出

[1]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有两种含义:一是人类总体历史,“所谓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这个意义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运动发展的概括,与马克思经常使用的历史、一切历史、整个历史等的含义相同。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而进入的相互依存状态,即世界的整体化和一体化的历史,与今天我们理解的全球化概念的含义相同,如马克思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名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名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①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

② [俄]丘马科夫,张百春译:《面临全球化的哲学》,《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资本主义的“五大垄断”——技术的垄断,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垄断,自然资源的垄断,媒体和传播的垄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垄断——向整个社会理论提出新的挑战,这五大垄断作为一个整体规定了全球化的价值规则在其中运作的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斯密特在80岁高龄出版《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阐述了全球化的含义及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所带来的挑战,指出了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和转变思想文化观念的必要性和途径。斯密特认为同处发达之列的德国与美英两国相比,承受着全球化更大的压力。他从全球化的挑战出发,力图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以“美德”为核心的西方道德传统与基督教的某些价值以及80年代兴起的社群主义的某些观点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道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三项“神学美学”:信仰、爱和希望;第二层次是四项“基本美德”:理智、正义、勇敢和节制;第三层次是“公民道德”,包括宽容、妥协、团结、勤奋、守法、勇气等。作为政治家,他倡导的是道德的实践和行动,强调包括政治家在内,教会、大学、学校、教授、教师、律师、医生、记者、银行家、企业家等各种职能精英的道德义务。

我国学者对全球化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讨论。俞可平主编的《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以论文集的形式介绍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理论,以及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等相关理论问题;李太平著《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论述了全球问题的表现、本质与特点,分析了全球问题的根源,论述了道德教育如何从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创新以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以“全球化-本土化”为分析框架讨论了教育的现代性问题;陈宏平《道德的时代张力——中国入世的伦理应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道德话语之间的关系和中国入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诚信道德规范系统和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

归纳上述研究,在全球化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

一是普遍伦理(底线伦理)说。在全球化所引发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诸多学者主张通过构建普遍伦理或底线伦理,力图超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道德冲突,这种观点以国际上“走向普遍伦理”运动为代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名为“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为标志,国际上开始了一个“走向普遍伦理”的运动。芝加哥宗教大会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将普遍伦理界定为:“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①他们主张,将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道德基本准则作为最基本的普遍伦理,这些准则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共同遗产,它在不同文明经典中都可找到,并在每一个时代都能得到重新发现和确认,如孔子《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犹太教《多比传》“你不愿意

① [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别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以同样的手段去对待他人”等等。“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提出了“四项不可取消的规则”作为普遍伦理,作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价值观和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即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诚信的生活;坚持一种男女之间的权力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有学者认为,普遍伦理可以理解为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底线伦理”①;有学者主张,应该随着生活实践的变化而扩大普遍伦理的范围,普遍伦理之“普遍”,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应该包括那些为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所需要的共同的伦理规范,如环境伦理、核伦理、生命伦理和国际关系伦理等等,并把它们充实到现代道德教育内容之中,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现代道德教育体系。②

二是文化道德防线说。不少学者对全球化给现代道德教育带来的不利因素或负面影响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强调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的危险及由此对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冲击,因而主张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道德教育的关键是构筑道德教育防线。特别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新的文化殖民,在全球化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上处于强势,不仅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处于强势,也主导着思想文化。并且,资本主义绝不会与社会主义进行所谓的文化融合,相反,他们必然借助于全球化,在全球极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开放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西化的潜在危险。因此,构筑文化道德防线,是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是文化道德多样化说。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必然凸显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社会从自然经济的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市场接轨,就必然遇到西方文化道德与东方文化道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③有的学者主张,在新形势下,必须树立现代化的道德教育观念;增强道德教育工作的国际化意识;重视和加强通才教育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坚持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④还有学者认为,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全球化过程中具有中心意义的问题,因此,全球化视野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维度,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独特性和传统的意义,又要让他们了解人类的共同性和“普遍行为模式”。⑤

四是“生态价值观”。樊浩先生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应当建构的合理价值理念,既不是普世价值观,也不是相对价值观,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合理性根据,在于它能更有解释力地回应“全球化”对现代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的三大课题或三大挑战,即文明观方面的价值霸权,文明心态方面的文化帝国主义,文明认同方面的文化相对主义。生态价值观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消解价值霸权,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对话抵御文化帝国主义,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建构伦理精神的合理价值生态,培养生态对话的文化品质,坚持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形上基础的道德教育的辩证结构。⑥

① 何怀宏:《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何怀宏散文》上,第374-378页。

高扬先:《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求索》1998年,第5期。

③ 张佩伟:《经济全球化:我国青年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④ 李效宽:《经济全球化对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教育探索》2004年,第4期。

⑤ 刘静:《普遍性与特殊性:全球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两个维度》,《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4期;《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 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8期。

⑥ 参见樊浩:《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价值冲突中伦理建构的生态观》,《哲学研究》②

篇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热潮,多种文化并存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德育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德育脱胎于文化、具有文化属性,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文化德育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和独特模式,对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德育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融合着世界观、政治观、人

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多元文化; 文化德育; 德育文化

在知识经济、网络化、信息化支撑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的图景与文化境遇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多样性特点。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经济一体化和多样文化共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万俊人教授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内在关联,而隐含在这一内在关联中的是某种价值的紧张或冲突。”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警示世人,人类有两台发电机,一台是科学,一台是道德,只有它们均衡运转,才能迎来人类的美好前景。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热潮,国际间多种文化并存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识、碰撞、摩擦和接受。多元文化对我国社会道德尤其是高校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德育如何负重前行,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在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历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每一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德育的文化内涵、本质和特征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跨国性,它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本质和特征的揭示与理解。

1.文化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即对己修身养德,对人亲、爱人民,从而达到至善境界。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育问题。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的事业”。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学知识即为成就美德。孔子说:君子“好德”、君子“近仁”。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什么是德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换言之,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工作何去何从,是高校的一个重要抉择。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以塑造完善、完美、完全人格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做到道德自化、行为自律、矛盾自解。高校德育工作有三大要点:一是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选择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多种价值观的判断能力,三是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高校德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育人取向、教育方向上的调整。这种调整不只是表现在技术上,更表现在一种精神状态上,这是社会发展对德育在文化上的必然要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是第一个系统地以文化来考察教育的学者,并专门著有《文化教育学》,我国学者石中英也多次强调“教育的文化特性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生成和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义是指以文德教化天下。古籍《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最早提及“文化”一词的应是西汉刘向。他在《说苑·指武》篇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晋人束皙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辞海》中记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学术的角度来讲,就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是形成于人,寄生于人,却是塑造人,引导人的有机体。即是说,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文化显示出人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是指人类智慧、意识、思维、心理等诸方面的总称。只有将文化与人的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把握文化的真谛。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由联结和维持人际传通的符号及其意义所构成的精神体系。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通过文化,并在文化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最后找到自我。作为人所特有的文化,其本质要求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充分实现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提高人的地位。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目的,那就是德育的文化要求或本性,即通过德育的实践活动,唤起和发展人自身真正合乎文化本性的主体自觉,确保人类文化生活世界与政治、经济生活世界的完整与统一,不断提升和完善人的文化存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高校德育与文化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德育与文化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德育脱胎于文化、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构成的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重建,不仅是当代哲学、伦理学等文化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使其在文化价值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履行其历史文化使命。德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政治现象。文化性与政治性的兼具,内在地规定着德育这种人类政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重要运行规则。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纠治以文化性否定或掩盖德育政治性之偏的同时,也努力纠治忽视德育文化性之偏,切实提升德育的文化品位。

高校德育具有内在的文化品性,是一种真切的文化之体。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培育性。高校德育作为文化体,除了为学生提供一套更崇高、更美好、更先进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在让这些价值观念通达学生的“心灵”的同时,也肩负着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对这些价值观的自发性需要、自然性体验、自主性辨识与认同的过程中完成外在的思想道德与原有心理图示的融合。二是整体性。高校德育既是寄身于文化母体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隶属于文化的整体性存在。美国人类学家露斯·本尼迪克特认为,“人格的完整性是由文化的整合所赋予的”。三是内隐性。美国学者沃尔夫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形式,是受到他所没有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的那些不可抗拒的规律的支配的”,这种潜隐的文化选择标准被称为“隐形文化”,它是人的文化性格的真正塑造者。高校德育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是非明确,方向坚定,选择单纯”的思想道德空间,形成教育一方有意识的传递,学生一方有意识的接受的文化传递过程。四是发展性。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种持续的,积累的,进步的事件。具体而言,文化过程有发展的初始阶段,平稳的增长阶段,随后进入持续重复,动荡

和革新的阶段。五是进化性。高校德育能够充分体现出“进化”的文化特征,“进化”是指对外部思想道德价值环境变迁的顺应,在原有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上,以文化的“培育性”和“超越性”为指向而做出的自动、自觉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善与创新活动。六是主体性。即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之一就是民主观念与主体观念的差异,受西方经济体制、政治文明的影响,促使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主体性觉醒。因此,高校德育既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更要突出主体性和民主性。

二、文化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和独特模式

高校是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教育场所。育人是高校作用和功能的集中体现,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以育人为宗旨,不断创新模式,以文化为载体,实施文化德育,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1.文化德育的概念

所谓文化德育,就是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从道德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有目的的组织学习,使学生对教育内容能够主动地、有效地体验和吸收,从而达到滋润学生心灵,培育良好品质的教育目的。文化德育真正体现了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义,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持久、全面的影响。

2.文化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

文化德育作为一种新的独特的德育模式,其目标首先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文化德育”突破原来就德育研究德育、实施德育的界限,将德育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和深入研究,通过探索和挖掘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更深刻地把握德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为其理论依据。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过程”,“隐性的道德教育是学生的无意识学习,教育者以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

文化德育是把有形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陶冶有机融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良性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强调对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学习与创造,强调引导性与过程性。文化德育借助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践“文化润德”、“文化化人”,包括寓教于脑,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寓教于景,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寓教于乐,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寓教于理,完善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主张在管理中引领精神,在环境中滋养心灵,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在课程中熏陶品行,在生活中养成行为。

文化德育是德育载体的创新。文化搭台,德育唱戏,让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组织方式和手段。通过引发、认同、固化、传承、再造这一过程,阶梯推进,相辅相成,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整个心灵,乃至整个精神与生命。因此,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创设主题文化性德育内容,建构较为完善的文化德育体系,包括历史传统文化育人、地方特色文化育人、专业职业文化育人、人文科学文化育人、实践环境文化育人等,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化、主题化、系列化的教育资源。这些均具有陶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规范功能。

3.文化德育的独特模式

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

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高校文化促进德育人性化的回归。高校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道德观和学校全体成员表现出的道德规范、做事方式、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德育是一种长期而持久的文化浸润。德育是树,而文化就是土壤。只有用文化承载的德育,才能长久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认识、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是学生在似“水”的文化中自己领悟、体会、反思与践行的过程。无论从高校文化影响学生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吸收高校文化的角度,德育通过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塑造和教化,高校文化由此侵入学生的“知情意行”。高校文化的润物无声显示出德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无为而治。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文化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创新中关注国家命运、时代责任和民族信念,在文化浸润、人文关怀中引导大学生强化生命意识、人本精神和爱的情感。从文化根基上寻求动力,在传统教育内容与社会事件发生的结合点上寻求发展,积极促进教育方式的改变,使传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向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转变,努力构建公民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创业教育四维架构的新型教育模式。

三、德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一直承载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包括办学宗旨、目标、价值观念、学生社团活动、历史传统、标志建筑、环境布局等,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而应是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静态、动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的基本载体,具有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品德熏陶、扬弃与创造的德育功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信念的确立、理想的树立、气质的修炼、个性的塑造及行为方式的改变起到熏陶、激励、导向等作用。

德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德育文化是指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精神文化,运用文化方式,进行自觉育德、自主育人的文化。即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长期累积发展出来的价值信念、生活规范、做事的方法与态度,所形成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学校特质,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总和。其功能就是通过文化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实质就是对人本体的表达,从而在德育内容体系中,强调人性的“高贵、自由、完满”的道德终极意义,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1.德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是精神文化。包括“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以德育人的德育观,以法治校的法制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等德育观念,它释放出的是精神的力量,形成的是精神的氛围。二是制度文化。即促进师生道德提升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是

学校实施德育管理的杠杆,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联接着师生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认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能充分保障学校管理的有序高效。“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就谈不上效益”。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学校制度为培育德育文化提供了机制保证。

三是行为文化。指的是师生文明素质、价值观念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社会公关等方面的全面表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让校园中每个人的言行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以每个人的人格成为陶冶、塑造学生人格的榜样,这也是行为文化的基本要求。

四是环境文化。校园环境和氛围是无声的教育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楼道、墙面、道路、草地、雕塑等等都是德育文化的载体。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和校园物质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催人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注重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环境文化的知识含量。让学生在其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德育文化是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所在。它构筑了一个陶冶学生心灵的文化圈。以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产生一种极强的影响力,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学生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校园丰富多彩的德育文化,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如果没有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内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贫乏、平淡而单调,校园生活也就不会有光彩和美感。德育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体力、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学生愉悦身心的调节剂,它们在校园生活中始终是莘莘学子们喜闻乐见的具体调节形式。这些形式看似一种单纯的消遗,其实,通过身体放松,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使之形成真善美的人格。

2.德育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德育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科技与人文并重,创造性地全面构建富有个性化特点高品位的德育文化。

一是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互相渗透、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到以德育为先导,以班级为主阵地,完善学校德育网络,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完善德育制度,发挥德育主导作用,优化德育机制和德育环境,实现德育工作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二是要培养和塑造学校精神,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精神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成果,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价值取向,是德育文化的核心。它包含科学、民主和创新精神等内容,体现出鲜明的高校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学校精神可以浓缩为校训,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它规范和指导全体师生在实现理想道路上不断前进;学校精神可以反映为一首歌,通过师生的共同创作,用心用爱谱写校歌,雄壮激昂的校歌令人振作,催人奋进;学校精神还可以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来凝聚,通过校园学术文体活动来反映。学校精神给学生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学生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能体现出这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

三是要实施继承、借鉴、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校德育

篇三:《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广饶县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结题负责人

单 位

结题日 期 :2010.6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序 言

自2007年9月实施“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的学校德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经过本课题组全体人员近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组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我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于2008年被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三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一名教师获东营市学科骨干教师;五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二十多篇相关教学论文发表或在省论文评选中获奖;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了极大提高,本次课题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课题基本情况和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主体部分

一、研究问题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1世纪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使社会道德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也使现阶段的学校德育面临许多矛盾。多元道德的并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道德的多元发展和德育面临的矛盾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学校德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全新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它与以往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例如: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如何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何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

鉴于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2、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定名为“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本研究旨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为目的,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重点突出如何使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如何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本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发展儿童的道德潜能,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可以从课程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呈现形态和课程类型等四个方面来全面地领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生活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迥然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从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体系,从而摒弃了“知识为本的”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说明课程的价值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除了表现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外,还表现在对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素养方面。与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不同,本课程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它基于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和儿童心理的整合性,从追求儿童整体发展着眼进行课程设计。

(3)、“活动型”说明课程的呈现形态,即关于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其呈现形态,而非“讲授——接受”式。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科书不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而只作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和材料,它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综合课程”说明课程的类别属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5)、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1)、“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说明课程的生活属性。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

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3、研究成果:

(1)、构建社区、家庭的活动型、开放性德育网络;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天天都要发生,关键在于怎样使这种互动成为帮助子女道德学习与道德成长的互动。为此,学校将这种互动纳入德育计划,请家长介入学校的德育活动。如教学三年级《我的家庭》上课前,先向家长发出“孩子做家务小调查”,了解学生平常在家主动做家务的情况。接着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由家长讲述一天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家长的辛劳。再举行“学做家务”的活动,让学生模仿家长的样子作具体家务,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最后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已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唯一场所,我们把德育队伍和活动形式外延到家庭和社会,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这样不但优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且还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下一代的关爱和学校德育的支持。

(2)、由强制性管理向学生主动的道德需求转化。

现在,班主任和政教处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强制性管理,如抓到在教室、走廊打闹的,乱仍果皮、纸屑的??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罚得多,奖得少;灌输得多,内化得少。自制力差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学校教师的约束没有认同,共同感知少。学生只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时,产生的行为才是长期的、稳定的。本课题组认为处罚不是目的,自律才是真正的提高,加强德育教育才是关键。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位5年级男同学上经常学迟到,上课睡觉也是家常便饭,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后几名,父母对他也不抱希望。但进入六年级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每天早早起床,上学唯恐迟到,父母很纳闷,于是问孩子:“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的变化”?孩子的回答是:“班主任每天都比我们去得早,我可不能迟到。更不能给班级扣分,让班主任丢脸,给班级抹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已经内化为这位男同学的主动行为。不再需要父母老师的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这位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上很有办法,当然,以身作则才是至关重要的。

(3)、坚持德育渗透和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内容所蕴篇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

全方位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战略、创新明德小学德育新思路

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

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 杨立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及品质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他人和自己。在学校环境基础上长期学校教育积累形成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会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校园文化德育资源的运用与建设符合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在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

流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切合学校实际情况。

⑴ 学校校址位置优越。西邻巍峨的太行山脉,东临苗大线,北面与省会石家庄相距仅80公里,南邻碧波荡漾的天台山、岐山湖,国家级风景区、古代建筑遗址多与学校相聚而居。这块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土地,自然山水和文化景观相映成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学校闻名遐迩。

1⑵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春风习习,鲜花涌动,绿草如茵,垂柳依依,清新高雅,风格独特。教学楼、宿舍楼、活动区、健身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

⑶ 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的前身有着38年的办学历史,这块土地上培养出了一批批栋梁之才。学校校风淳正、教风严谨、学风勤奋,在黑城城乡享有盛誉、深入人心。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乡镇的中学先后离开老校址,而黑城明德小学是唯一的一所在原址上拓建的明德小学。

⑷ 学校新组建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把“优化育人环境,创设优美、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当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工作目标,并已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学校的文化教育对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殊的功能,所以,在学校这种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正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大力推进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情况下,与学校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从1986年到1989年由于主要还停留在基本理论的探索阶段,包括概念的提出与诠释,校园文化性质与功能的初步涉及,因此研究尚未广泛的开展起来。从1990年到1994年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整体的一个系统体系;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的研究比较孤立,没有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时代精神挂钩;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虽然开始一些跨学科视角的研究,但没有形成校园文化研究的主流,校园文化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

校园文化理论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年至今的,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文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 2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育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中央8号文件)的颁发。这三个文件的出台无疑是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这一时期,对于校园文化结构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课程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从内容上划分校园文化则分为政治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对于校园文化的功能也对前期理论研究加以整合,统一到了校园文化的几大功能上去了,即教育功能,感化功能,激励功能,娱乐身心等功能。

从近几年国内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为搞个艺术节、文化节便是具有校园文化了;二是由于急功近利,只顾轰动效应,是属于“政绩工程”。这是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跟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利益至上、急躁的心理有密切联系)。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继承性,连贯性。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这需要一代代师生、一任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校的立校宗旨、政策和原则应在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手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才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基础。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工程。

3、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与大众文化相接轨。大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1、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校园的美化绿化,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 3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学校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小桥流水,假山湖水,曲池喷泉,相映成趣;杨柳依依,绿草成茵,鲜花四季开放,特别是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学校提出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着每一个学子,起到了很好的育德功能。

2、以文化建设为载体。 首先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成人教育、人格教育。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等。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禁烟禁毒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次,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校训、校歌、班歌等校园主体精神文化主线,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3、以正确舆论为导向 、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包括黑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广播站、简报、校报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职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要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和严格各项制度,分管人员要亲审稿件,严格把关,严禁有政治错误观点的演讲或报告上讲台;严禁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先进方向。

4、以健全制度为保证。首先,改善和加强学校行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党支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要包含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校内各处室要有专人负责,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各自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校园管理的基本保证。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 4包括《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升降旗制度》等,并将其实施情况纳入各处室的目标管理。同时要重视对校园文化阵地、绿化、卫生、保卫等几支专职队伍的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学生中设立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的积极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德育全球化的表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98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