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云南元江特产

云南元江特产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26 | 移动端:云南元江特产

篇一:云南珍稀鱼类简介

云南珍稀鱼类简介

鱇浪白鱼:Anabariliusgrahami

俗称:白鱼、抗浪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白鱼属。

产地:仅产于云南抚仙湖。

特征:体细圆而不显著侧扁,整个身体轮廓成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圆呈浅弧形。吻尖,口亚上位,下颌前端的突起与上颌的凹陷不甚显著,无须。腹棱自腹鳍基部逐渐隆起向后延伸至肛门。鳞小,在腹鳍基具两枚相互重叠的细长腋鳞,侧线在胸鳍上方徐徐向下弯折。体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眼上下缘红色。个体小而纤细。

习性:喜水质新鲜、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游泳迅速,抗风浪能力强,为中上层鱼类。平时栖居开阔的敞水面。主食枝角类、桡足类、丝状藻和水生昆虫。

现状:鱇浪白鱼为抚仙湖的特产鱼类,曾是该湖主要的经济鱼类,占全湖渔产量的60%以上。80年代中期,由于星云湖引进银鱼,其从与抚仙湖相通的隔河大量涌入,银鱼的食性与鱇浪白鱼相似,占据了鱇浪白鱼的生态位,再加之大量使用小规格丝网捕鱼、酷鱼滥捕、过量捕捞、水质环境恶化,导致数量急剧下降,接近濒危的边缘,市场价格一度攀升至500-2000元每公斤,全湖渔产量不足数百公斤。199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通过对鱇浪白鱼进行人工授精孵化、人工饵料培育和筛选、人工驯养繁殖及其鱼病防治等一系列研究使这一珍贵鱼种得以保护,为抚仙湖该鱼种的增殖回放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价值:鱇浪白鱼是中国特有鱼类,为云南省四大名鱼之一,其肉细味鲜美,刺软,鳞小,香味可口,腌制成干品,放置一年不变味。可供烧、烤、煎、炸食用,别具风味,为鱼中的上等佳品。

鱇浪白鱼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

俗称:金线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

产地:仅产于云南滇池。

特征:体侧扁,头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端尖,口次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眼中等大,在头侧的前上位。须2对,吻须和口角须等长或前者稍短。全身被鳞,呈覆瓦状。鳞圆形,侧线鳞较上下鳞大,游动时,在阳光下褶褶发光,“金线鱼”的名字由此而来。侧线完全,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疏密程度因个体而异。

习性:喜清泉流水,营半穴居生活,通常夜间到洞外觅食。主食浮游动物、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兼食少量丝状藻和高等植物碎屑。

现状:滇池金线鲃为滇池特有鱼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滇池水体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3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质恶化、盲目引种、过度捕捞等原因,滇池金线鲃已从滇池湖体消失,在滇池水域难觅踪迹,仅少量存在于滇池周边未受污染的溪流、龙潭、水库中。 200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经过前期的调查,在基本了解滇池金线鲃生物习性的基础上,从滇池上游溪流引种滇池金线鲃200尾,进行人工繁殖研究。

研究人员克服滇池金线鲃饲养、催产和孵化各环节的困难,成功攻克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的技术,至2008年,项目组成功繁殖出滇池金线鲃二代仔鱼10万余尾。

价值:金线鱼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为中国濒危特有鱼类,也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属国内名贵鱼类,它与大头鲤、大理弓鱼、抗浪鱼一起,誉为云南四大名鱼。早在明代《大明一统志》中,就有金线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记述。具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虚劳损伤、肾虚滑精等症。品质优良,肉质鲜嫩,营养元素丰富,味道鲜美。金线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1克,脂肪15克,肉质细腻,刺软鳞细,肉质鲜美,可用作煎、炸、红烧、清汤等多种食用方法,特别经清蒸后,有形有色,金线犹存,原汁原味,为鱼中的上等佳品。有极高的经济、观赏、美食价值,在国内外素有盛名。

滇池金线鲃

大头鲤:Cyprinuspellegrini

俗名:大头鱼、碌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

产地:生活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

特征: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鱼”。其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为体长的1/3,头背宽而平坦。无须,或有一对较短的口角须(若与其他鲤鱼杂交后,其后代口角须变的较为明显)。尾柄细长,尾鳍呈深叉状,鳃耙排列甚细密。鳞片较大,侧线完全。生活时,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反射黄绿色光彩,偶鳍及臀鳍均为淡黄色。尾鳍亦呈淡黄色,下叶稍显红色

习性:喜水深而水质较清澈的水体,为中上层鱼类。性活跃,游泳迅速,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食性单一,均以浮游动物为主,兼食部分浮游植物。产卵期较长,为每年的4-9月,多集中在5、6月份,分批产卵。

现状:在20世纪50-60年代,大头鲤主产于江川的星云湖和通海的杞麓湖,在当地渔产量中占有很大优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70年代后数量锐减,现在原产地数量稀少,价值昂贵。偶见种类大多也是与元江鲤杂交的后代。究其消亡的原因与两湖水质污染、引进草、鲢、鳙等经济鱼类相关。引进大量的草鱼蚕食了湖泊中的水草,破坏了大头鲤的产卵场;引进的鳙鱼与大头鲤食性相近,但滤食机能较之更为完善;加之过度捕捞,从而使大头鲤的生存空间和饵料收到威胁,致使大头鲤资源日趋枯竭,成为珍稀濒危鱼类。

200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云南欧震贸易公司制定了抢救保育提纯复壮大头鲤的计划,在江川等地建立了人工繁殖研究基地,开展提纯保育纯种亲本大头鲤的研究工作。

价值:大头鲤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种,亦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营养丰富,颇受人们欢迎。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

大头鲤

篇二:云南简介

云南简介云南省,简称滇、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省会是昆明市。 总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名。总人口4415万(2004年),占全国人口3.36%,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横穿而过。其中丽江古城是云南最大最古老的古城之一。省会:昆明市。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2个民族,其中人口5000以上并有固定分布范围的有26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云南十八怪: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第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第五怪:米饭粑粑叫饵块。

第六怪:山洞能与仙境赛。

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

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

第十三怪:竹筒能当水烟袋。

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

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

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

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

云南旅游: 中国大陆西南部有一条神奇而多姿多彩的旅游热线,这就是“云南之旅”黄金旅游线。

云南主要旅游景区: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泸沽湖、西双版纳、腾冲、瑞丽云南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多彩的民族风俗和宜人的气候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丽江古城,纳西族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

泸沽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 可携带特产

普洱茶、三七系列产品、冬虫夏草(价格超贵,带足银子,呵呵!)、昭通天麻、斑铜工艺品、民族手工艺品、树化玉(如较大可由店家负责邮运)、翡翠制品、银器、蝴蝶蝶翅画、民族服饰、乳扇、酸角、酸角糕、甜角、傣味火烧干巴、豆末糖、“云南十八怪”小点心、山竹、花卉(机场可办理托运)、花茶、越南水果脆片、袋装干野生食用菌等。 云南旅游注意事项 :

1、云南每天早晚温差不大(12~15摄氏度),请注意着装,预防感冒。

2、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室外紫外线照射较强,注意防晒,带好防晒用品。

3、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海拔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现高山反应。

云南地理 :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

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

篇三:云南酸角全身是宝

云南酸角全身是宝

酸角是我国云南省的特产,形似弯钩,味道酸中带甜。对于人类而言,酸角几乎浑身是宝,用途极为广泛。

原始形态

酸角常绿乔木,高6-20m。树皮暗灰色,成不规则裂开。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短而粗壮;小叶14-40,叶片长圆形,长1-2.4cm,宽4-9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偏斜,两面无毛,全缘。花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披针形;花冠黄色有紫红色条纹,上面3枚花瓣发达,下面2枚退化成鳞片状;雄蕊3,花丝中部以下合生,有3-5刺毛状退化雄蕊;子房有柄,胚珠多数。荚果肥厚肉质,圆筒形,直或微弯,灰褐色,长3-6cm,宽约2cm,果实熟时红棕色,味酸。种子3-10颗,近长方形,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7-12月至翌年5月。

性状鉴别果实长圆形,长3-6cm,直径约1.5cm。表面深褐色,果皮较厚,质坚硬,内含种子3-10枚。种子条圆形或近圆形,表面红褐色,平滑有光泽。气微,味酸。

地理分布

酸角原产热带非洲,后经苏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长非常适宜,以致人们误认为酸角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植物。后来酸角由亚洲南部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等地。公元前4世纪酸角曾一度风靡古埃及和希腊。在世界上所有的热带果树中,酸角分布最为广泛,除南极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亚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产区。印度、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主要生长于热量条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旱坡地。其中印度、菲律宾、泰国有成片果园,且产量都十分可观,仅印度年产果荚达27.5万吨,菲律宾每年出口价值8万美元的酸角,泰国著名的甜酸角和酸酸角每年也大量出口创汇。

在美洲,酸角主要分布于拉美许多国家及美国的干热地区,墨西哥栽培面积在本洲最大,达4443

公顷。美国主要分布于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墨西哥湾沿岸和佛罗里达

州,有著名的迈尼勒甜酸角。在危地马拉,集中分布于墨塔瓜干热峡谷,且这里还生长有大片的野生酸角树。

在非洲,酸角主要分布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莱索托、肯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苏丹等国家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南非、埃塞俄比亚数量相对较多。

在欧洲,酸角主要分布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坡地、荒山斜坡。一些家庭也喜欢种植酸角来美化庭院。

在大洋洲,酸角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斐济等国。

酸角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的南部及海南、台湾。

酸角在云南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热河谷及西双版纳一带,海拔50~1350米的热量好的地方,自然生长有版纳甜型和普通酸型两个类型。其中川滇两省境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我国酸角的主要产区,年产酸角100吨,单产、品质、风味都优于省内其它地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酸角曾在广州交易会上引起国外客商注意和询购,可惜当时限于条件未能及时开拓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酸角的更进一步认识和开发,酸角已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大放异彩。

化学成分

果实含糖类有: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D-mannose),D-麦芽糖(Daltose),D-阿拉伯糖(D-arabinose);

有机酸主要有:酒石酸(tartaricacid),枸椽酸(citricacid),草酸(oxal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

氨基酸主要有: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2-哌啶酸(pipecolineaci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vitaminB1),维生素C(vitaminC),植酸(phyticacid),果胶(pectin)及5-羟基-2-氧代-3,5-己二烯醛(5-hydroxy-2-oxo-hexa-3,5-dienal)。

种子含酒石酸(tartaricacid),部分成二钾盐存在及枸椽酸(citricacid)。

并含有甘露聚糖(mannan),戊聚糖(pentosan),半乳糖木糖葡萄聚糖(galactoxyloglucan),木糖葡萄糖低聚糖(xyloglucan),戊糖(pentose)。

此外,还含有脂质(lipid),植物凝集素(lectin),亚油酸(linoleicacid),皂甙(saponin),甾醇(sterol),脂肪酸(fattyacid),植酸(phyticacid),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

入药药理作用

1.果肉具轻泻作用:可能因含大量酒石酸之故,煮熟者此作用即消失。种子的外皮含大量鞣质,非洲人用以治疗痢疾,煎剂用以治脓疡。

2.抗菌作用:植物的某些部分有抗菌作用,树皮则无。其叶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牡荆素。

3.对平滑肌的抑制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抑制作用较强,两者对大鼠离体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无明显作用,对离体兔心则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有显着舒张血管作用,对麻醉狗的血压,煎剂及水提取物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1g生药/只,两种制剂均无明显毒性。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和胃消积。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

营养价值

酸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蚁酸、柠檬酸等成分,开胃助消化,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特别是含钙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

食用效果

生津消暑清热解毒消除咽喉疼痛

饮食宜忌

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相关制作

冰糖酸角、酸角汁、酸角蜜、酸角膏等。

对于人类而言,酸角几乎浑身是宝,用途极为广泛。酸角树生长缓慢,寿命长达200年,其中经济寿命约为100年。其树型优美,枝叶常绿,是一种理想的庭院观赏乔木,若对幼树施以园艺盆景技术,又不失为一种上好的盆景制作材料。其花量大,花期长,4—8月均不断开花,可谓极好的蜜源植物,其花蜜略带酸味,口感极好,同时花又可用来做西餐沙拉。

酸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蚁酸、柠檬酸等成分,在食品领域主要用来做调味品、饮料、果酱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常见酸角调味品,而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酸角饮料和酸角混合饮料非常盛行,以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开始研究酸角。目前,国际市场出售的有中美洲酸角ADE汽水,印度酸角饮料,南美洲酸角与番木瓜、番石榴、香蕉等的混配饮料,泰国威士忌酸角调配酒,中国昆明酸角汁、果露等。每逢

炎夏,西双版纳当地居民都喜欢选用成熟的酸角,加红糖煮水后制成清凉饮料饮用,酸甜鲜美,祛暑解热,或将酸角汁放在消闲食品米凉粉、米干、米线中做调味料,酸辣开胃,诱人食欲。

同时,酸角果肉又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所以,在医药方面酸角也被人们广为运用。如常食用酸角可治腹泻、气胀、麻风病、麻痹、瘫痪,防治坏血病、胆汁过多,可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直接口含酸角则可生津祛暑,清热解毒,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如与食盐拌用可作为去风湿病搽剂。鉴于酸角的医药用途,英国、美国和一些大型制药商号均已将其列入药典,并大量向印度、埃及、大安的列斯群岛、墨西哥、泰国、小安的列斯群岛等国家和地区进口酸角,仅美国每年就要进口90吨用于医药行业。

酸角树叶是牛羊的好饲料,个别国家还采摘叶子发展养蚕,或供人佐餐食用。嫩枝还是紫胶虫优良寄主,可放养紫胶虫。树皮含单宁7%,常用来制革染色或燃烧后制墨。酸角木材的边材黄白色,心材黑紫带棕色,结构致密、硬重,防虫、耐用,韧性强,是优质家具、建筑、枪托、车轴、船帮、蒸笼等的良好用材,市场销售中,商人们誉之为珍贵的“马德拉红木”。种子含淀粉63%,泰国人将其焙烤磨成粉末调制咖啡饮品。在工业上,可用于纤维上浆、彩色印刷、纸张上光、塑料加工和瓦片、木头粘接,且酸角种子粉末替代玉米淀粉,可节约成本3成。现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工业用酸角种子粉末。另外,酸角种仁还含有琥珀酸,经提炼是上等的食用油,在工业上又可用于上釉和抛光。1942年印度科学家研究发现,酸角种仁含果胶物高达46%—48%,这一发同使酸角种仁副产物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果肉作用国内外对酸角果肉成分的分析与测定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常规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芳香类成分的提取等方面。结果表明,果肉中还原糖含量33.33%~47.05%,这在水果中除葡萄外,还很少见;有机酸含量13.86%~24.28%,主要为酒石酸,远较柠檬、梅含量高;粗蛋白3.19%一6.79%,极为特殊的是,18种氨基酸含量高达5.75%,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0.43%,明显高于柑桔、苹果、桃、李、猕猴桃等水果;此外,Ca含量高达123.00~214.00meCl00g,还富含P130.00~185.00neck00g,Fe1.47~4.66me,/100g等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中胡萝b素含量1.15rag/100g,Ve含量1O.44negloog,Ve含量48.27nee100g.可见,酸角果肉营养价值较高,无论是鲜果还是干果,其果实营养成分的这种独特性质,是大多数水果无法媲美的。

果肉中的芳香成分种类随抽提方法、使用原料和分析方法而有异,LEEPL等使用GLC—MS技术,定性了61种芳香类物质,主要成分a一乙酰呋喃、苯乙醛、苯甲醛、已醇、已烯醇、萜品醇、a一苯乙醇、里那醇、黄樟素等。ZI-IANGY等运用溶剂抽提并同时蒸馏,再经GC—MS分析,确定了糖醛、5一甲基一2(3H)呋喃糖、苯乙醛和5一甲基糖醛等28种化合物。酸角可作为水果直接食用,张家华等按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对酸角进行了一、二阶段毒性鉴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致突变性研究,认为酸角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不致造成远期遗传危害。酸角果肉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降血糖、轻泻、抗突变和抗致癌物、保护细胞损伤等作用,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酸角果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酸角果肉进行了开发利用

研究,相继研究并提出了酸角桑椹汁、酸角番荔枝汁、酸角蜂蜜茶、酸角茶、加香酸角汁等多种保健饮料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配方,生产出了符合饮料行业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许多产品已申请了专利。王家金等研究了酸角果露,认为酸角果露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和12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味酸甜适口,夏季饮用具有生津止渴,开胃健脾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未加入任何有机溶剂和合成色素,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天然饮料。针对酸角果露易产生沉淀的特点,一些学者研究了酸角浓缩果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试制了酸角浓缩果露,其保留了原果实的营养成分和风味,长时间存放未发现沉淀现象。在苏丹、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酸角主产国,随处可见用酸角开发加工的糕点、面饼、蜜饯、果脯、酸角糖(片)、咖喱粉、果酱、果冻、酸角浓缩汁、酸角果肉粉等产品。

种子作用种仁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取罗望子多糖获得成功后l3,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罗望子多糖提取工艺、毒性试验和营养成分分析的研究。

罗望子多糖可作食品添加剂、胶粘剂和增稠剂等,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日本首先工业化生产罗望子多糖并以商品出售用作食品添加剂,日本不是酸角的主产国,但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生产出一系列的罗望子多糖产品,并在其国内应用广泛。使用冷水溶的罗望子种子粉制作的工业用胶粘剂,在三合板的制作、橡胶和造纸工业上广泛应用。在国内,罗望子多糖主要在食品、饮料和烟草工业上应用,其价格远比果胶、卡拉胶等效果好且更为经济,市场供不应求。用罗望子多糖作为再造烟叶的粘合剂,与目前我国多采用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羧甲基淀粉(CMS)作为粘合剂制成的再造烟叶的耐水性进行比较,罗望子多糖不仅起到很好的粘合作用,还能提高耐水性,且再造烟叶燃烧后无异味,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种皮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酸角种皮约占种子的28.6%,其主要成分是粗纤维占21.6%,灰分7.4%,单宁20.0%一24.0%。据报道,酸角种子的外皮含大量单宁,非洲人用以治疗痢疾,煎剂用以治脓疡;种子粉制成膏,食用可退热,配加枯茗可治慢性腹泻和痢疾。国外一些学者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得到的酸角种皮抽提物在猪油与植物油中表现了很强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安全、纯天然和低成本的抗氧化剂,可广泛用于食品、食用油和肉类的加工上。酸角种皮用热水或热碱处理,去掉苦味的黄酮类化合物,再用碱、酒精提取,能得到一种很好的棕色无毒的食品添加色素。国内学者张敬熔等研究了酸角种皮色素提取的工艺流程和色素产品,所制备的酸角种皮色素呈红棕色,具有金属光泽,不吸潮,配成水溶液,长期受阳光作用,颜色不但不减退,反而有加深的趋势,着色效果好,这些研究结果为酸角种皮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云南元江特产》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89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