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酒陪

酒陪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26 | 移动端:酒陪

篇一:最全的药酒配方大全

如何泡药酒及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进程中,深深体会到酒能将许多植物药、动物药的有效成分溶解于其中,并通过酒的善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功能,使药力直达病处,较快地收到疗效,因而创设了众多的药酒,有养生健身、补气养血、壮腰补肾、活血化瘀、祛风活络的独特功能。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药酒虽有许多优点,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对一些疾患,如高血压、中风、肝、肾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湿疹等皮肤病有害无益。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宜饮用药酒。另外,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饮用药酒。

一、240种泡药酒的方子:

1、蜂蜜酒

配方: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 功效与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

2、冬虫夏草酒

配方:冬虫夏草50克,白酒250毫升。

功效与主治:适用于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以及小儿头发生长迟缓等。

3、斑秃生发灵

配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

4、侧柏酒

配方:侧柏叶90克,白酒250克。

功效与主治:主治斑秃、神经性脱发等。

5、银屑病药酒

配方:大枫子、蛇床子、乌梢蛇、川橙皮、拔契、白藓皮各等份。 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银屑病。

6、红白酊

配方:红花、白蒺藜、川芎各等份,酒精适量。

功效与主治:用于白癜风。

7、地肤子合剂

配方:地肤子60克,白藓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

8、槟榔露酒

配方:槟榔20克,桔皮20克,当归10克,青皮10克,砂仁5克,玫瑰花10克,黄酒1500毫升。

功效与主治: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型面部黄褐斑。

9、斑蟊秦椒酒

配方:斑蟊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功效与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

10、双花酒

配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功效与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

11、侧柏生姜酒

配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功效与主治:生发。用于斑秃。

12、牛蒡陆英根酒

配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功效与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

13、故纸猴姜酒

配方:破故纸60克,猴姜60克,75%酒精500克。

功效与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

14、乌蛇蒺藜酒

配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60克,白酒10斤。

功效与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

15、补骨脂酒

配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功效与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

16、牛皮癣擦酒

配方:斑蟊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功效与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17、五蛇酒

配方:蕲蛇25克,金环蛇25克,银环蛇50克,乌梢蛇100克,眼镜蛇50克,汉防己50克,闹洋花120克,七叶莲50克,石楠藤25克,鸡血藤50克,稀蔹草50克,钻肾风50克,白酒5斤。

功效与主治:祛风通络,润肤止痒。适用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

18、赤石脂天仙酒

配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功效与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

19、碧桃叶酒

配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功效与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

20、复方九里香药酒

配方:九里香15克,一枝黄花15克,羊蹄根15克,半边莲15克,三桠苦15克,了哥王15克,入地金牛15克,毛麝香15克,漆大姑15克,蛇总管15克,60度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

功效与主治:消炎,解毒,利湿。用于水稻性皮炎,皮肤瘙痒、糜烂或渗液。

21、茄根酒

配方:新鲜白茄子根100克(干者50克),60度白酒50毫升。 功效与主治:祛敏,止痒。适用于过敏性暑麻疹。

22、丝瓜叶酒

配方:新鲜丝瓜叶50克,白酒500克。

功效与主治:杀虫。适用于疥疮。

23、苦参疥疮酒

配方: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

功效与主治:祛湿,杀虫。用于治疗疥疮。

24、蛇床子苦参酒

配方:蛇床子25克,苦参25克,防风12克,白鲜皮12克,明矾12克,川椒10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1斤。

功效与主治:祛湿,解毒,止痒。适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湿疹,癣症等。

25、蝉蜕酒

配方:蝉蜕45克,米酒800克。

功效与主治:疏风,透疹,解痉。适用于暑麻疹。

26、浮萍酒

配方:新鲜浮萍100克,米酒500克。

功效与主治:疏风止痒。适用于风热型暑麻疹,皮肤瘙痒。

27、石楠地肤酒

配方:石楠叶36克,地肤子36克,当归36克,独活36克,米酒适量。 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和血止痒。适用于风疹、痒疹等。

28、枳壳浸酒

篇二:药酒配方大全

药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主要是腰腿的痛、麻、胀、凉以及行走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主要是腰腿的痛、麻、胀、凉以及行走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该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以物理治疗为主,方法众多,包括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艾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等等。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配合口服药物,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疼痛。药酒方内服配合外擦,取得一定成果。 组方:乌梢蛇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独活15克,木瓜15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松节12克,五加皮12克,麝香1克。 以上药物泡酒,泡1月后早晚各口服10毫升。口服期间,每天用此药酒外擦腰、臀、及双下肢。使得皮肤微微发热为止。用药期间,同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冷虫心痛酒方(虫证)

治冷虫心痛酒方主治冷虫心痛。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川椒四两。

【制法】炒出汗,酒一碗淋之。

【主治】冷虫心痛。

【用法】服酒。

说明:《本草纲目》卷三十二蜀椒条注“引寿域神方”,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酒醉不醒又方(解酒毒)

治酒醉不醒又方主治酒醉不醒。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菘菜子二合。

【制法】上药细研,以井华水一大盏调之。

【主治】治酒醉不醒。

【用法】分为三(二服)。

治酒醉不醒方(解酒毒) 治酒醉不醒方主治酒醉不醒。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豉一合,葱白(切)一合。 【制法】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煮取一盏,去滓。 【主治】治酒醉不醒。 【用法】涓涓饮之。治金疮浸酒方(破伤风)

治金疮浸酒方主治金疮或击破等疮中风,口闭牙噤,身强欲死。

破伤风一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等,多因外伤金疮而中风邪所致。临床表现为在伤愈或未愈时,见发寒发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继则角弓反张;后期说话、吞咽、呼吸均感困难,甚则窒息以致死亡。古代文献中记载,有以雀屎、鸡屎白、蒜、大豆、杏仁等制成药酒治疗本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普济方》)

【配方】雀屎(炒研)半合。

【制法】以酒七合,煮五合,滤去渣。

【主治】金疮或击破等疮中风,口闭牙噤,身强欲死。

【用法】温顿服之,腹中转动当即愈。若不能开口,翰开灌之。

治霍乱转筋酒方(霍乱)

治霍乱转筋酒方主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生姜三两。

【制法】捣,酒一升煮三两沸。

【主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

【用法】服,仍以姜捣贴痛处。

说明:《本草纲目》卷二十六生姜条注“引外台秘要”,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鹤膝风挛酒方(鹤膝风)

治鹤膝风挛酒方主治鹤膝风挛。

鹤膝风是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常因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焦,流注关节所致。由于其形如鹤膝,故称之为鹤膝风。本病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来,为临床难治疾患之一。这里选录的二种药酒配方,一为内服,一为外用,可根据情况选用。

(《本草纲目》)

【配方】紫荆皮三钱。

【制法】老酒煎。

【主治】鹤膝风挛。

【用法】煎服,日二次。

说明:《本草纲目》卷三十六紫荆条注“引直指方”,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寒热诸疟方二(疟疾) 治寒热诸疟方主治寒热诸疟。 【来源】《肘后备急方》 【配方】常山( )三两。 【制法】以酒三升渍之二三日。 【主治】治寒热诸疟。 【用法】平旦作三合服,欲吐之,临发又服二合便断,旧酒亦佳,急亦可煮。治鬼疰劳气酒方(鬼疰)

治鬼疰劳气酒方主治鬼疰劳气。

鬼疰为疰病之一,多认为是后世所说的痨,以病程迁延,具有传染性为特点。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盗汗、遗泄,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等。本病以阴虚内热,痰火郁结为主,较少用药酒治疗。这里选录一方,可供临证参考。

(《本草纲目》)

【配方】芥子(研末)三升。

【制法】绢袋盛,八三斗酒中七日。

【主治】治鬼疰劳气。

【用法】温服,一日三次。

说明:《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芥子条注曰“引广济方”,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腹中紧张酒方(腹胀腹痛)

治腹中紧张酒方主治腹中紧张。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砂糖。

【制法】以酒三升煮。

【主治】腹中紧张。

【用法】服之,不过再服。

说明:《本草纲目》卷三十三沙糖条注“引子母秘录”,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风无问新久及偏枯顽痹不仁(半身不遂) 肢节缓急宜服此浸酒方风无问新久,及偏枯顽痹不仁,肢节缓急。 肢节缓急宜服此浸酒方 (《太平圣惠方》) 【配方】茵芋、狗脊、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天麻、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独活二两,踯躅(炒黄)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二两,牛膝(去苗)三两,防风(去芦头)三两,桂心一两半。 【制法】上件药,细剉和匀,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斗,浸十日。 【主治】风无问新久,及偏枯顽痹不仁,肢节缓急。 【用法】每服温饮一小盏,日三服,以效为度。忌生冷毒鱼鸡猪鹅鸭肉。治风冷脚气酒方(脚气)

治风冷脚气酒方主治风冷脚气。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白矾石(煅)二斤。

【制法】酒三斗渍三日。

【主治】风冷脚气。

【用法】稍稍饮之。

说明:《本草纲目》卷十矾石条注“引肘后方”,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治风经效鼠黏根浸酒方(风疾诸病)

治风经效鼠黏根浸酒方治风疾。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鼠黏根(掘时勿令见风,密房内净洗薄切,密瓷内阴干)五斤,防风(去芦头)五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独活五两,汉防已二两,桂心二两,天麻二两,麻黄(去根节)二两,坐地黄八两。

【制法】上件药细剉,用生绢袋盛,以无灰酒三斗浸之,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开。

【主治】治风疾。

【用法】每日空腹,日午夜临卧,每温饮一小盏。

治风毒膝挛酒方(关节疼痛) 治风毒膝挛酒方主治风毒膝挛,骨节痛。 关节疼痛是由外感风寒湿邪或肝肾虚损而致,其中多属于中医的“历节风”、“痹证”等内容,常常呈现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其病机主要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去濡养。在临床表现方面,除具有疼痛外,还常伴有麻木,酸楚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 关节疼痛的治疗药酒较多,从其作用特点看,有以祛风散湿为主者,如青囊药酒、松节酿酒、松节酒等;有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者,如虎骨酒、虎骨地黄酒、补肾地黄酒、地黄酒等;有以活血通络为主者,如复方当归酒、茜草酒、当归松叶酒等;有以活血祛风为主者,如参蛇浸酒;有以祛湿为主者,如白术酒等;有的药酒具有多种功能,如列节酒、长宁风湿酒、加皮丹参酒、冯了性药酒等,不但能祛风散寒除湿,且能活血通络补肾,以够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疼痛。 (《本草纲目》) 【配方】豉心五升。 【制法】九蒸九暴,以酒一斗浸经宿。 【主治】风毒膝挛,骨节痛。 【用法】空心随性温饮。 说明:《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大豆豉条注“引食医心镜”,本方名系笔所加。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又方(脚气)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又方主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

【来源】《肘后备急方》

【配方】白矾石二斤(亦可用钟乳末)、附子三两,豉三升。

【制法】酒三斗渍四五日。

【主治】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

【用法】稍饮之,若此有气,加苏子二升。

治风毒骨痛酒方(筋骨诸病)

治风毒骨痛酒方主治风毒骨痛在髓中。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芍药二分,虎骨一两。

【制法】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

【主治】风毒骨痛在髓中。

【用法】每服三合,日三服。

说明:《本草纲目》卷十四芍药条注“引经验后方”,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篇三:中药材保健酒配方

中药材保健酒配方 中药材保健酒:

配方如下:

黄芪12克、茯神12克、白术6克、熟地8克、当归8克、生地8克、党参6克、麦冬6克、茯苓6克、广陈皮6克、山萸肉6克、枸杞6克、川芎6克、防风6克、龟胶6克、五味子5克、羌活5克、肉桂4克,以上18味药外加红枣200克,冰糖200克,高粱酒4斤。

人参枸杞酒和八珍酒的配方

●人参枸杞酒

[配方]人参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适量。

[功效]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五味子30克,白酒500克。 [ 制 法 ] 将五味子用水洗净,装入净瓶中,倒入白酒密封,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数下,14天后即可饮用。 [ 功 效] 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适用于肺虚喘嗽,津亏口喝,自汗,慢性腹泻心悸失眠,体虚乏力等症。 [ 服 法 ] 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 给你七个泡酒药方,包你“性”|福

1、锁阳酒

配方:锁阳3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益精壮阳,养血强筋。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遗精滑泄。精血不足等症。

做法:将锁阳浸泡在白酒中,7天后弃药渣,装瓶饮用。每天2次,每次15-20毫升。

2、菟丝子酒

配方: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目昏,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做法: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

3、板栗酒

配方:板栗500克,白酒1500毫升。

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适用于男子阳痿,滑精等症。 做法: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性交前适量饮用。

4、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100克。米酒500毫升(或高梁酒)。

功效: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等症。 做法:韭菜子研碎、浸于米酒中,7天后可饮用,每天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5、石燕酒

配方:石燕2—5只,高粱酒1000毫升,盐、姜、葱、醋各适量。

功效:添精补髓,壮阳益气。

做法:石燕去毛和内脏,加四味佐料炒熟,用酒浸泡3天。

6、鹿茸酒

配方:嫩鹿茸6克,山药片10克,白酒500毫升。功效:补肾助阳。

做法:将嫩鹿茸切片,加山药片装布袋内,置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7、蛤蚧酒

配方:蛤蚧l对,黄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壮阳,平咳止喘。做法:将蛤蚧去头、足、鳞,浸于黄酒中,20日后可服用。

补肾壮阳五方:

配方1:仙茅20g,仙灵脾20g,蜂房20g,肉苁蓉20g,杜仲30g,牛膝20g,续断30g,锁阳20g,阳起石20,枸芪子30g,黄狗肾1具,蜈蚣4条,黄精20g,山萸肉20g,白芍60g,甘草20g

配方2:组成:50度白酒、鹿鞭、牛鞭、狗鞭、人参、枸杞、山芋肉、桂元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鹿茸

配方3:鹿茸酒:鹿茸6克,山药60克,水煎服。功效:补肾壮阳,补精种子;

配方4:淫羊藿酒:淫羊藿50克,水煎服。功效:补肾壮阳、益精种子;

配方5:仙茅酒:仙茅250克,水煎服。功效:益肾壮阳、温肾散寒; 1,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1)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

(2)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功效】中医认为海马可补肾壮阳,活血化瘀。故海马酒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腰酸膝软;夜尿多;尿频;也可用于各种肿块;肿痛;跌打损伤等。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2,鹿茸酒

【配方】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功效】鹿茸的功效,《本草纲木》说:“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肌。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由此可见,鹿茸酒可补益肾阳,固摄膀胱。冬季服用此酒,对肾阳不足,精气寒冷,阳痿,小腹冷痛,白带,夜尿频多等症都有益处,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3,延寿酒

【配方】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杞子1.2千克,酒5千克。

【制法】将各药煎煮2小时,滤汁加酒拌匀。空腹饮20克。

【功效】补五脏,和六腑,健体除湿。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等虚症。

4,龟蛇酒

【配方】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制法】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最后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饮30克。

【功效】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5,助阳益寿酒

【配方】党参20克,熟地20克,杞子20克,沙苑子15克,仙灵脾15克,公丁香15克,远志肉10克,广沉香6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研碎,置于细纱布袋内,与白酒一起倒入瓦坛中,密封。

(2)3日后,稍打开口盖,置于文火上煮30分钟,取下稍冷后加盖密封。21天后可饮用。

(3)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10-20克。

【功效】补肾壮阳,益肝养精,健脾和胃,延年益寿。适用于脾肾阳虚而见腰膝无力,遗精早泄,气虚少力,面色少华,头昏眼花,食欲不振及便溏泄泻等症。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服酒期间禁服郁金。

6,百寿长春酒

【配方】党参、生地、茯苓各150克,白术、白芍、当归、神曲各100克,川芎50克,桂花500克,桂圆肉400克,冰糖1.5千克,白酒15千克。

【制法】将各药制成粗粉,装袋。用酒浸4日-5日,过滤。加入冰糖。

【功效】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延年益寿,补养气血,健脾助运。用于虚劳损伤、偏瘫等症。

7,十全大补酒

【配方】当归60克,白芍60克,熟地60克,党参60克,白术60克,川芎60克,茯苓60克,黄芪60克,甘草30克,肉桂30克,白酒20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研碎成粗末,浸于白酒中,每日晃动1次。7天后可饮用。

【功效】本酒有补血益气、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气血两虚两偏于阳虚有寒的各种病症。对于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食少乏力、头晕心悸、妇女崩漏、疮疡溃而不敛、浓水清稀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每日饮用2次,每次10克。

8,百花如意酣春酒

【配方】沉香、玫瑰花、蔷薇花、梅花、桃花、韭菜花各30克,核桃肉240克,米酒、烧酒各2.5千克。

【制法】7味药用绢袋盛,悬挂坛中,再入2酒,封固1个月后服,随意饮之。

【功效】益肾固精,强阳起痿。治疗肾阳不足,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男子阳弱不育,女子阴衰不孕,久服效佳。

9,参芪酒

【配方】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15克,白茯苓30克,扁豆15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大枣15个,白酒10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捣碎成粗末,用细纱袋盛装,扎口备用。

(2)将白酒和药袋一起放入瓦坛内,加盖密封。经常摇动,14天后可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15克。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适用于脾虚不运而引起的气虚乏力、不思饮食、面黄肌瘦、血虚痿黄等症。

10,黄芪酒

【配方】黄芪2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

黄3克,白酒20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浸泡于酒内,7天后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克。

【功效】补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适用于气血不足、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服。

11,扶衰五味酒

【配方】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龙眼肉20克,党参30克,丹参10克,白酒10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研碎,倒入白酒内,加盖密封。

(2)将酒放在阴凉处,每日晃动1次,14天后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克-20克。

【功效】大补气血、滋肺益肾、养心安神。适用于气血两虚而致的无力倦怠、心悸不安,也适用于脾肺肾虚不足而致的食欲不振、烦躁失眠、健忘等症。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中满积滞者不宜服用。

12,固本酒

【配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天冬20克,白茯苓20克,生地30克白酒15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全部破碎,放入白酒坛内用文火煮半小时,以酒色发黑为度,加盖密封。

(2)每日晃动1次,3天后可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克-20克。

【功效】滋阴补虚、益气养血、振精神、悦容颜。适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乏力、须发早白、骨蒸潮热、腰膝酸楚、肺热燥咳、精神不振等症。

【注意事项】感冒及阳虚寒湿者忌用。

13,八珍酒

【配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人参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生地15克,川芎5克,糯米酒20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研碎成粗末备用。

(2)将药置入糯米酒中,然后将容器隔水加热60分钟,取出埋入土中5天,7天后饮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温饮10克-15克。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和胃。适用于气血两虚所引起的肌肉消瘦、面色


酒陪》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87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