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心得体会范文 >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20 | 移动端: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一: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小马哥

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道德规范,创儒家学派,立万世之论,集三者于一身。另一个能被视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阳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对王阳明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是后人公认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为"四大家",.他的学术影响了正个明朝,直至现代,以至国外也有很多忠实粉丝。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是在高中上历史课,看到老师对王阳明说起心学如何伟大,如何改变中国哲学思想,对我来说只要记住要考试的内容,考分高一点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历史中属第几。再次接触时已至大学哲学课,对我这种逃课的理科生来说,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刚参加工作时,小年青闲来无事,翻看各类杂书时被这位王大人小时候离经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斗刘瑾"、"龙场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宁王"等传奇故事吸收,渐渐开始留意这位传奇人物和他所开创的"心学".

工作十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学"的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近来,我更多的精力开始从事服务性行业,对服务性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如何保持客户忠诚度成为服务行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从王阳明"心学"智慧中我看到"极致"两字,并将"极致"作为我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奋斗目标。

篇二:知行合一读书笔记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我见

林嘉祥

翻开中国古代思想史,有道门绕不开去,那就是心学;数典历史上事迹斑斓的人物,王阳明是令人难忘的一位,他的评价之高甚至有人说他是千古两完人之一。

王阳明的一生颇为奇特。他出身于一个名士世家,少年时父亲考中状元,身居官场高位。他自小聪慧,才思敏捷,好奇心强又能刻苦钻研,这样的出身与天赋迟早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年轻的时候,他喜欢四处涉猎,对儒学(当时的主流是程朱理学)、道学、佛学这些当世大学问都很痴迷,所以发生了新婚之夜游道观忘归,为深研理学“格物致知”终日观竹乃至病倒这样的故事。后来中了进士,做了个六部小官,仍然时不时的请个长假寻访高人或者闷进家里搞研究。之后大概一方面出于对佛学的失望,另一方面是因为无法割舍情感,最终他放弃了成仙成佛的想法,一心扑在理学上,专心理学显然不是仕途需要或者旁人规劝,而是被儒学里的最高成就吸引——成为圣人,这成了他毕生的目标。然而在他35岁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因为谏了直言得罪当时的宠宦刘瑾,被皇帝庭杖四十,下到诏狱里面去了,接着又被贬到贵州一个叫龙场的驿站,开启了九死一生的生涯,也是传奇和成圣道路的转折点。

在此后的一生当中,他只将一件事情当作主动的事情来做:办学堂教授他的心学,就像孔孟那样,很快也门徒遍天下。时仸兵部尚书的王琼,举荐他往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区平定一帮草寇暴动。说是草寇其实起因也是各地有些农民忍受不了官府和贵族王孙们的压迫,拿起武器来反抗,最后不由得干起盗匪的勾当,这样的事情在农业帝制社会比比皆是,皇帝也管顾不了那么多,只有发展成为暴动,皇帝才会把它当作首要紧迫的任务不惜代价的处理。这一次的暴动是因为多地的草寇大有联合起来分割天下之势。这些草寇人数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打着游击战,之前朝廷花了数年时间集结数省之兵力都没有解决,王阳明去了之后收服一批,降了一批,杀了一批,各个击破,只用了一年多,没怎么耗费兵力甚至也没耗费多少钱财,怎么做到的呢?用王阳明自己话说就是:用了点诈术,关键是攻心。他去了之后首先做了大量调查,然后整肃队伍、制定平乱策略、打通官场关节取

得权限,多头铺路。在对付山贼上,直观的说就是他深刻的洞察了这些山贼以及与山贼有丝丝缕缕关系的百姓心理,用他巧妙的策略直抵他们的心,使其接受一种在他权限和能力范围内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山贼、百姓还是官府,并无绝对的敌对关系,而是形势造成,既无绝对的敌对那自然有某种协调性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就隐含在每个人心理——那就是良知,他只是用一种得当的方法将它从人心里引出来而已。比如草寇暴动这件事,从草寇的角度来说:我并不是因为天生喜欢杀人劫掠才来当山贼的,实在是因为当农民活不下去或者太憋屈了,其实山贼的日子也不好过。那王阳明的做法就是对他们施加压力,又抛出他们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免罪、免死,可以复农甚至谋得政府差事等),这过程中始终诚心诚意,让谈判成为可能并易于接受。只有实在回不了头的人,他才下杀心;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些山贼多数是我们的同类,有同情的成分,有些甚至是亲人、朋友、邻居,然而他们揭竿我们却成了最大受害者,其实百姓才是最希望安定、厌恶动乱的,虽然官府诸般不是但这件事只有官府能解决。那王阳明的做法就是通过树光荣榜、保甲制这些方法让百姓从道理认识上和法律畏惧上和草寇划开距离,然而他也明白草寇既然从百姓中来那么最终的解决方法也在百姓身上,通过设立乡约这样的条例来强化地方的自治能力;对朝廷来说:一定程度上的让权让利也就是较小的代价就把暴动平定下去自然可以接受,只要社稷安定也不是一定非得追究暴徒刑责。这其实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只是让每一方接受这一点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要利诱,有些人要威逼,有些人要善循,有些人要教化,有些人就是死不回头,要给予消灭。还要掌握时机和一定的技巧。

这次平叛使王阳明重回政治舞台,但他已悟得万物一体,在俗世中只专注于一件事务——传授心学,这一点他做的很成功,在去世前的那几年,所到之处弟子和慕名者云集,甚至在他办过事的地方,军民百姓也自发的拿着瓜果点心出城欢迎,死的时候百姓一边哭着一边为他服丧,可见他的人格魅力。逝世那一年是1528年,57岁,死前弟子问他最后的遗言,他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心学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他晚年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根本上论,王阳明认为:万物是一体的,有那句著名的被扣上唯心主义帽子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其实是很高明的认识,关于物质的本质,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量子力学那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导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对物质下一个定义,甚至无法断定它存在或不存在。就已知的来说,这个世界一切物的现象和心的现象,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可以认识才被我们认识,对于那些不可以认识的更本质的方面也好,其他方面也好,既然不能认识那索性不去管它好了,这样就可以知道到每一事物是与主观额度心灵对照而存的,进而可以认为一切被认为客观的事物因为与主观产生了联系才有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物一体是合理的,所有人的主观集合不等于绝对超然的客观,因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存,也可以说绝对超然的客观不存在或没有意义,因为它没有被主观认识到。所有人的主观认识其实只是证明了万事万物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种先天的内在于心的知识:“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然后这种良知多大程度上能够被人认识到?而这种认识又是否真的是先天的每个人都一样的呢?早年的经历,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可能产生对良知不同的认识。但王阳明的心学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心学不在于树立某个关于良知的标准(当然也不是没有提出标准,只是一个简单的共识),而是教授某种方法让人认识到良知,提出良知可以给人和社会带来的益处。要想认识良知,一种方法是静坐,是不动心的静坐——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并用这种不动心和良知去事上练——一方面诚其意,一方面丰富良知经验,这也叫知行合一,而如果是从恶念是不可能保持不动心的。知行合一一止于(达到)至善就是最完美的境界了,也就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不用在思维上反复考虑就知道,不用学外界的知识就会),止于至善即致良知,这个过程叫做光明良知,这是心学最关键的部分:对格物致知不同于理学的理解——格物即事上练(观心而不是观外物,练心而不是练事的技巧),致知即致良知(做到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由经验从自身的心灵中产生,而不是外界的知识)。

那么“致良知”究竟有何益呢?如果有对身心现象细致觉察经验和习惯,王阳明那种超凡的做事能力和人心洞察力其实不难理解,但这并非最大的益处。《大

学问》中有一句话是:“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矣,夫然后意之所发者,始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内心感受快慰不再有遗憾,自发的谦虚,产生的意念诚实无自欺。”寥寥数语,似乎没有什么,但其实人生之幸福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我理解为获得了一种“心灵的自由”,表面上看,自由无非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但这种自由叫自甘堕落,也就是虽然从外界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但是却做了内心欲望这个狰狞魔鬼的奴隶,用长期的痛苦换取片刻的欢愉,用奴隶的眼光再一看枷锁始终是存在的,它存在于每一念头每一呼吸间,与其说枷锁不如说是欲望的陷阱,内心狰狞的魔鬼才是真正的枷锁。心灵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合乎规矩的自由,因为自发的意念就是合乎规矩,对这种自由的感受可以说无以伦比,不被随心欲望牵绊着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

但是恐怕王阳明也没有彻底的获得这种自由,他虽然做到了“没有遗憾,不被过去所困;没有妄念,不被未来所惑;没有动心,对现在诚心快然。”却仍然偶尔被情感牵绊,时而欢喜时而忧,德行上也没有完美无缺。这也是我认为他的心学的缺陷:在致良知的方法上类似于一种比较简陋的毗婆舍那(内观)正念,因而对万物没有究竟认识,十魔军没有尽数击败。要说起来以我有限的见识还无法充分的证明,且当作一种意见吧。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学习内容

编辑

1.学党章党规。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

篇三: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39年,享年57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意识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

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无行”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不让它们危害自身的道德修养。他提出人要自觉检讨,坚决改正,只要这种“省察”工作时常、及时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人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倘若省察不够及时,已经犯了过错,也并不是件不光彩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过错,关键是能够勇于改过从善。悔悟是去病之药,然而,光悔悟还是不够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则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改之为贵,只要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仍然可以取信于人。

在工作当中,我们更要谨慎细致,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工作上的任务先理清思路,想好要怎么做,把具体的计划和要注意的事情想清楚。多思考是必须的,但也是不够的,还得真正的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知而不行,则无法验证所知,所知则非真知。而不知而行,则无需多说,碰运气的东西迟早失败。然后,知行合一再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统一性。如果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知”,则必然无法“行”得好。解决办法只有消除了那个反作用的“知”。如武术讲究放松,目的就是消除那个反作用的僵硬死力。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水是冷是热,不去喝一下,这叫无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不去喝一下,叫有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亲自去喝了,这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常用这个思想鞭策自己,融会贯通并体现在自己身上,自然而然也就朝着高效、细致、全面不断提升。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64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