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心得体会范文 >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6 | 移动端: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篇一:苏东坡传读后感

万古不朽

——读《苏东坡传》有感

“在苏东坡的青年时期,朝廷之上有一批淳儒贤臣。到北宋将亡之际,此等贤臣已悉数凋零,或是丢官去位。在朝廷第一次迫害儒臣,排除御史台的守正不阿之士,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位置的若于小人取而代之,此时至少尚有二十余位纯良儒臣,宁愿遭受奸究之毒手,不肯背弃忠贞正义。等到第二次党争祸起,在愚痴的童子帝王统治之下,忠良之臣大多已经死亡,其余则在流谪中弃世。宋朝国力之消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藉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为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独行时之甚的了。身为诗人哲人之苏东坡,拼命将自己个人之平实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王安石鼓吹的那套道理与中国当时所付出的代价,至今我们还没有弄个清楚。 ”这便是《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一生的总体概括评价。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众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认为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其中的精华。就如同一壶好茶,需要我们坐下来好好的去品尝,才能读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纯美,让人留连忘返。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写的诗一样的豪迈、大气凛

然,每每读到他的作品总是让我印象深刻。

中国古代几千年,很难找到一个人比苏东坡活得更精彩、抗压力更强。苏东坡远不止是文豪和艺术巨匠,他是生活大师,是热血智者,是官员楷模,是生命丰富性的最佳阐释者。这个历史长河中的庞然大物,一生波澜壮阔,正剧、喜剧与悲剧犬牙二交错,命运的曲线优美而悲怆。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所谓浩然之气,按照孟子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但我认为,浩然之气在不同遭遇下自有多种表现形态。苏轼苏辙昆仲当年出川进京,叹赏太史公等浩然之气,充满何等高昂的“入世”豪情;宦海遇挫后不免向往“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出世”之心又显得多么无奈;而东坡的这两句议论,借宋玉《风赋》“快哉”立意,抒发的则是“超世”的情怀,真可称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此词与同样作于元丰六年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可谓同其旨趣,只要能够自适其适,则无往而不快,晚年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茫茫天涯,何处不是士大夫安身立命之处?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在苏轼的《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中,这种豪迈的浩然更是让人感叹!

要说苏东坡除了浩然正气外还有什么突出的特点,那我认为就是坚执。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冲突决定了他的一生,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评价,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是真的需要一番勇气的。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但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道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是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生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苏东坡不会说空洞的官话,不会讨好朋友,也不会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他只知道坚持他所认为正确的,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对于这些,他是丝毫不在乎的。 苏东坡坚持“人应当有不同意权”,坚持“广开言路”,

坚持文人的独立思考,他也坚持废除那些迫害百姓的新政。 他的坚持是有意义的。他的坚持使青苗法完全废止,使赤贫百姓的欠债连利息在内一律宽免,更使腐败的吏治出现

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然而,“聚蚊成雷,积羽沉舟,寡不胜众。”在无数的谣言重伤,玷辱污蔑中,苏东坡自己觉得仿佛正走在群蛇滋生的阴潮的山谷,最终还是选择了请求外放。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他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苏东坡还有一段流放岁月,最远到过当今海南。当时的海南可不是经济特区,那时的海南极为落后,可他丝毫没有怨言,俨然是个“乐天派”。虽然苦,却也落得个清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而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是因为他总是持着幽默的看法。当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篇二: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阅读体会

经济学院5班级

学号2015200876

手机:18810538033电子邮箱:601964707@qq.com

读罢此书,还有在读完邓凌原所著的苏东坡传后,我仍旧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判定苏东坡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他是词人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是政客,是与王安石对立的政派;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是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受后人热情仰慕的伟大诗人;他还是画家、书法家 ,他的艺术造诣无人能及;此外他还是老百姓的挚友,他亲民爱民,对待百姓如同对待亲人一般。林语堂先生评价他是“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令人万分倾倒却又望尘莫及的高士”。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在忧患来临之时一笑置之,他一生豁达,豪放不羁,让人艳羡不已。

一则我艳羡他作文之乐,作文讲究文思泉涌,行云流水,东坡先生深谙大自然之道,遇到什么便写什么,从来不拘泥于形式。他写过浴池内按摩筋骨却一点也不显得庸俗,俚语也曾入过他的文章,却显得纯朴自然,他甚至在文章中写到佛理之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得写出了佛家的哲理。他的文章自然天成,水到渠成,让人读起来也觉得毫不费力,乐在其中,他曾说过:“我一生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不仅自乐,而且乐他,想必这便是作文的意义了。

二则我艳羡他的家情之暖。且不说他人尽皆知的“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的初恋之爱妻——王弗,在他们苏家,一家三词人,三人便占据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之地,苏轼与他父亲和兄弟之间的情谊更是坚如磐石,尤其是苏轼与其兄弟之情最让人羡慕,初入仕途他们兄弟二人互相扶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翻看一下两人的诗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诗,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苏轼豪放不羁,广交良友,我这里所说的家自然也不是小家,更是指与苏轼相交结好之友,苏轼结友从来不以身份为判断,只要是有学识或者待人真诚者皆是他的朋友,苏轼的这一性格或许便是遗传自他的祖父——苏序,苏序老先生,健壮而好酒,豪放而野逸,聪明而怪诞,他的“自由思想家式”的纯真也只有像苏轼这样真正的文人才能够理解。

三则我艳羡他的待痛亦善,或许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文采太过,亦或是因为他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牺牲物,总之他的命运是坎坷的。他一生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得势时他一举成名天下知,他戴过的帽子甚至都被人视若珍宝,盛极则衰,在变法运动中,他失势了,因为他站在了保守派的阵营,与宋神宗想成为千古一帝的变法思想相悖,他从万众瞩目的中心逐渐边缘化,加之乌台诗案,他更是栽入谷底,不仅被投进大牢,甚至被当做逆臣叛子,星儿曹太后挺身而出让苏轼死里逃生,他从贵州到汝州,再从杭州到定州,他贬谪岭南,再贬海南。若是一般人,没有经历过辉煌也就罢了,偏偏是经历过辉煌的人才更难接受落寞,可是苏东坡不是一般人。邓凌园所著的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那个时代心灵创伤最深但也是心智最坚的人,面对大起大落,他无喜无悲,胜败两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

境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富有文采之人中国历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是苏轼词文能百年传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文采,更多是因为他的那份胸怀。

腾达也好,困顿也罢,我艳羡苏子的种种,也希望苏子可以在我心中常驻,让我也可以无喜无悲,淡然坐看庭前云卷云舒。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 东坡先生作文乐矣

2、 东坡先生家情暖矣

3、 东坡先生待痛亦善矣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 苏子一生豁达,豪放不羁,为什么要拘于肉身的存在,贪求长生不老?

2、 东坡先生开起玩笑来不分敌友,甚至在朝廷盛典中当众用文词言语伤害一位道学

家,这种性格若放在当代说得好听是直爽率真,说的不好听便是情商太低,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否东坡先生起起落落的仕途与他的这种性格也有几分关系?

篇三: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单位:万隆节能设备厂

作者:张静

《苏东坡传》读后感

张静 万里节能设备厂

《苏东坡传》的作者是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早年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还曾担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并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创办了《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林语堂先生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读一本好书,有如品一杯茗茶,林语堂先生的这本《苏东坡传记》便是如此。首先,林语堂先生并没有将苏东坡奉若神明,而是如实叙写,娓娓道来,偶尔还加以调侃,如苏东坡的长子出生时,他说,幸亏晚了一年,不然在丁母忧期间可就落人把柄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形象。其次,本传旁征博引,除了苏东坡的生平文字资料,还引用了大量的文史知识,让读者清楚,苏东坡是处于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的行为是处于什么考虑的。另外本书的趣味性也很强,作者尽量还原历史,把当时的情景描得绘声绘色,特别是苏在杭州的生活,无论是干劲十足地为百姓谋福利,还是惬意的游山玩水,都令人心向往之,还有很多历史故事,苏东坡与奇人异事往来的趣事,还常常穿插有哲理性的语言,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林语堂先生理解为“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很形象,也加深了对苏东坡的了解。

苏东坡的仕途生涯几乎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中,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他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欢他的缘故。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旁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可是那些小人自认可以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始终没有达到目的。苏东坡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比之于李白,苏东坡多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苏东坡的一生都在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劳累,被贬黄州时苏东坡虽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为了改变黄州丢弃女婴的习俗更为了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苏东坡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儿院,使那些刚出生的女婴享有了生存的权利。出任杭州太守时苏东坡不仅整顿西湖,平衡粮价,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时为了解决农民因药价贵而没钱买药的问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医院。甚至在高龄谪居海南时苏东坡仍然没忘了百姓,苏东坡教当地人读书写字,耕地种田,打井采药,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之于杜甫,苏东坡又多了一些幽默和旷达,苏东坡喜欢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日子,在被贬为农时安于田园生活,苏东坡曾写道:吾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只是因为劳而有获,衣食能够自给,苏东坡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苏东坡的达观思想。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荒漠化,人们抱怨、烦躁。也许我们没有那时免费的无限风光可以游览排遣,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抒写,但可以拥有苏东坡式的心态,坦然达观,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伪装。

全书读完后对照林语堂的一些事迹,不免觉得两人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想林语堂为苏东坡作传,大概也是因为苏东坡是他希望达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励后人吧。

二〇一五年七月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04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