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家庭作业,家长作业

家庭作业,家长作业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0 | 移动端:家庭作业,家长作业

篇一: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

防山镇万柳小学赵玲

家庭作业是家长面对孩子的最直接的学习活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呼声中,我有些相反的意见。我认为,家庭作业是必需的,她既是孩子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为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具体指导孩子学习提供了机会。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是合理的。

曾经听说,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课堂上默写课文时,有个字写错了,结果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中竟然有把这个字些100遍的要求。应该说老师的心意是好的,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字,从此不要再出错,但这种做法却不恰当。这种“矫枉过正”也许会造成孩子的厌学和对老师的不满,机械的默写也不一定达到老师唆希望的作用。

在朋友或同事的谈话中,经常有人问道孩子家庭作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家长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家长对孩子做家庭作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越小,影响会越大。应该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还是重视的,但也有些家长自顾自己喝茶、打牌、玩耍,而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家庭作业,这自然没起到家长协助老师“齐抓共管”的作用。

家长要和学校的态度一致,不要流露出“老师真无聊,每天布置一些作业干吗?”的思想,着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现在在

减负的呼声中,许多学校不布置家庭作业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建议,家长不但要重视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而且态度要明确。 家长要给孩子留下空间,不要像监视小偷那样监视孩子做家庭作业。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或遇到难题时,家长应适时给予辅导,而不能置之不管不问。

二、建立家庭作业制度。

对孩子来讲,学习是第一位的,完成家庭作业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管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或少,难或易,完成是毫无疑义的。如果一些学校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自己也应该结合孩子的学习的内容给孩子布置作业,对此,家长不能含糊,要有清楚的认识。我建议家长和孩子“签订合同”,只有完成了家庭作业才能娱乐。或者说。就娱乐和家庭作业而言,家庭作业是第一位的。

这就要求家长要及时为孩子提供做作业的条件。如按时用晚餐、提供安静的环境(关掉电视或关小电视音量)等。

当然,家长要注意不能因为做作业就放弃孩子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做家务的义务,做一定的家务并不影响孩子的家庭作业。

当然,孩子可能有为了获得某项权利(如看动画片、玩游戏)而潦草地做完作业的现象,或者孩子有时根本就没有做完作业。对此,可以采用以下的处理办法:

1、必须先做完作业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其他项目。

2、剥夺孩子的权利。如果孩子今天家庭作业完成得不好或没做完,要剥夺他明天看电视的权利。

三、 要及时督查孩子。

制定“合同”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便于家长督促,便于家长按“合同”对孩子进行奖惩。家长每天按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完不成时,不仅要求马上做完,还要按“合同”进行惩罚。

应该说,只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养成习惯,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当然,在小学阶段,家长尤其还要注意孩子作业的质量,最好自己能够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是对还是错,并及时指出为什么错,而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既保证了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又巩固了孩子对新知识掌握,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是一件非常辛苦而有重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保持耐心,注重自己的方法,应尽量少“事倍功半”,多“事半功倍”。这两种方法只在一念之间。

篇二:家长如何做好家庭作业辅导

家长如何做好家庭作业辅导

题记: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优秀的学习习惯当然离不开您的培养;提到家庭作业,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任由孩子自己来完成,有的则放在校外辅导班里做,孩子乖巧或辅导班的老师负责,那倒也没问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需要您的引导与督促。

家庭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独立性、责任感、条理性的增强,还有时间管理技能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益处。要想孩子学有所获,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那作为家长能帮助孩子做些什么呢?

一、给孩子创建一个舒适的完成作业的环境。

1、硬件环境,即要为孩子准备好一个完成作业的空间。其中包括光线充足的、安静的、无噪音的房间,干净整洁的书桌,软硬、高低舒适的椅子,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文具、工具书、书本等。

2、软件环境,即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少说话,少干预,少打扰。

二、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科学地完成作业的方法。

1、每天固定时间完成作业。

2、作业前让孩子复习。

3、作业时要注意姿势。

4、要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5、完成后要孩子检查。

三、做好监督工作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最好离开,到规定的时间才准时进来检查,这样有助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和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培养。但是,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分神或者做小动作的时候,应该马上提醒、制止。

当然,我不提倡家长批改作业,这是教师的职责;我也不提倡帮助孩子检查错误,因为这是孩子应具备的能力!那作为家长监督的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孩子做作业时的态度,小到每一个笔划都能看出孩子有没有认真做作业。只要孩子认真了,尽力了,那就值得鼓励,要不就得改进。

对于孩子的作业,要求要始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不知所措;更不能三天看两天又不管,敷衍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学到,并且很可能使孩子产生“钻空子”的心理。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在作为家长的您和老师的配合下,您的孩子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篇三: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发布者:省编辑2011-04-01 16:19:37来源:阅读(511)

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是教学环节之一,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家长在形成学生的这一行为习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塑造者。因此不同家长的态度,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我所在学校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外地生,他们的父母一般都很忙碌。平时他们常常要上夜班或者常常要出差在外,学生只有爷爷奶奶管或一个人在家。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又不是很高,看不懂学生的作业。例如一个学生家长对我说,自己的儿子都看不起自己的妈妈,有时还拿题目故意地问妈妈你懂吗?

所以当碰到家长的时候,家长就会说“要靠老师您了”。可是学生做家庭作业是在家里的,老师也鞭长莫及,这时真地要靠家长的作用了。

其实家长的学习水平低没关系,只要能在对待家庭作业的时候注意几点,也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一、问,是交流的开始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学段儿童,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更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因此,有些学生回到家里,不善于利用时间,总爱贪玩,有时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这时就需要家长提醒,甚至需要家长放下手中的活计,坐下来陪陪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快速、正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可以轻松了。总之,习惯是学习的根底。

再说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本记作业本,记录当天作业的内容,而且还要家长签名----天天都要签名。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好地督促家长过问学生家庭作业的方法。可是家长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一渠道,例如:在记作业本里常常能看到家长的名字,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会漏做,特别是预习、口算等内容。有一次我教的班里有15个学生的家长都在记录本上签名,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没有全部完成作业。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就在记录本上,写了一句话:“作业没做完,家长怎么可以签名。”

有几个学生家长回复解释:自己刚好忙,到家很晚了。就没看作业,任务性的签了一个名;另一种,对于自己的子女非常地信任,认为她自己可以管自己,没检查就签了个名;还有,问学生作业作好了吗?学生自豪的回答早就做好了,不看就签了。正是家长的这种作法,使学生出现了侥幸心理,从而看轻家庭作业。

其实只要家长坚持经常过问,学生就会慢慢地重视自己的家庭作业,同时家长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心中有数”。为以后辅导学生的时候打下基础;也可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其实看似平常的问,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长不管怎么忙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也能重视起来。

二、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开始

很多时候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不会很好地去思考问题,而是急切地去问父母,以求得帮助。这时父母不要轻易给予帮助。如果稍遇困难就给予帮助,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会养成他弄虚作假,欺骗父母老师的习惯。这种“帮助”等于妨碍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

其实这时,家长应该提醒学生,去好好的把题目读一读,因为理解题意是进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不理解题意。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题目中常常会有很多字不认识。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去解决问题,那么实在是一个问题。因此父母就要帮助学生去读懂题意。

再说我教过的一个一年级学生。有一天,放学了他的作业还没订正好,而妈妈在旁边等着接他回家。等学生做到最后一题:()+()=()+().时,学生一直订正错,笔停在那里不动。妈妈在旁表现的很急噪,真想把题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时我把学生叫了过来,对他说,先读一下题目,读完,我问会吗?他说不会,我让再读一边,读清楚题意,轻轻的读。孩子在旁边轻轻地读着,读不对时我指导了一下,这样重复地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做出来一题。然后我让他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做下题,学生很快的就做好了。

这时妈妈在旁边笑了。其实追问学生不会做的原因是把题目理解成:()+()=(),那他怎么可能做对呢?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妈妈也体会到让学生自己读懂题意的重要性。

在这订正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不仅经历了数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要比父母直接读题告诉他答案,更具有效果。

还有有时就算会读题了,但是也会因为在看题的时候不仔细,造成感觉上难做,而放弃的学生也有很多。所以就要求家长不要急着帮学生读题目,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学生重复地读题目,以了解题意。

例如:一次我在教室里忙着改试卷,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问我“提高班”中的问题。“老师这题我不会做”。我说:“你先读一读题目。” 说完,我去了一趟办公室,回来看见那个学生已经在玩了。我问“你懂了”。她说“先前她没有读懂题目,现在会了。”

小小的一个方法,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不管你的水平怎么样,都请不要放弃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被限定,学到的知识是被父母灌输进的,作业本上是全对的,可是同样的题目再出来还是不会做的后果。再说随着新课程普及,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

三、引,是承前启后的关键

当学生在读完题目后,还是做不出作业时候,家长应采用启发的方式,帮助他回想一下,在班上类似的作业是怎样做的,和本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而不是马上提醒怎样解答习题。有时家长的帮助,应当只具有简单的鼓励性质。例如:“想一想,我相信你自己会做出来的。”或者说: “你解答习题开始是正确的”等等。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 是家长培养孩子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好方法。

例如:听一个高段学生的妈妈说起她面对女儿不懂的时,先让孩子回想课堂上已经讲过的知识,再看能不能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不行,看看有没有参考答案,如果有参考一下答案,看看能不能理解?不能,再一起讨论讨论。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了学生思维,从而使其巩固了知识。并且在一次课堂上,老师也问到了同样的题目,孩子答的非常的完整,老师重重地表扬了她,她高兴的不得了,回去了告诉妈妈。虽然这一过程很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培养孩子来说,这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牺牲点时间也是必要的。

但是家长也不是万能的,也会遇到不知道的情况,这就要求家长帮学生回想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新的知识,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从而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再不行,让学生第二天请教老师。

四、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对于刚上学的孩子应该加强督促和检查,不要放任自流,要坚持让孩子先做作业后去玩的原则。持之以恒,孩子就会养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孩子

作业完成后,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修改。家长应明确:完成家庭作业不仅是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但是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查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更多要家长自己先帮他查,而不能要求他们自己查。在家长查的方法引导下,让学生也学会怎样检查的方法。

例如:一位家长问我,“老师,我叫她做好作业自己检查,她就只会对着试卷发愣,或看一下就算好了。真是要命,这孩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系统性的学习过程,有些方面他们的知识或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不能严格地要求他们自己检查,而是要求他们做的仔细,写慢些。检查时也只能要求他们把有些题目再做一遍。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慢慢的他们自己就学会了检查的方法。那时父母就可以放手要求他们自己检查,并让孩子说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样易于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致于重犯。

但是不能一帮到底,到了一定的年级,家长还在帮学生查,那么只会让学生养成懒散,倚赖的心态。例如:一个五年级的男同学,做的作业字写得很好,也很慢。但是有个习惯,做完作业从不检查,放在一边,等他爸爸来了帮他检查好,告诉他哪那题错了,才去订正好。因此我看到他的作业常常是全对。而他呢?也非常高兴甚至自傲。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不行了,成绩总是处于班级中游。同时我能从他的作业里看出,他爸爸晚上帮他查不查作业。查的全对,不查就有很多错误。

因此家长在查作业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

五、度,是愉悦学习的关键。

当学生真的不能学以致用时,家长最好不要借口忙,而直接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告诉学生答案,从而扼杀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

例如,五年级一个比较好的学生做课外题不会做时,请教别人,解题的过程竟然用了初中二年级的两元一次分式方程。这跟她的知识水平是不相符的,她也不能掌握的了,就算解答对了,也没什么意义的。

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在辅导中会出现超纲,解应用题就用学生还没有学过的方程来做,甚至小学不会学到两元一次方程,过度的拔高教学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定,老师也被麻痹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在这样情况下,父母最好不要给答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留着作业去问老师。但不要凶着地说“问问老师去!”给学生造成恐惧感。

孩子要及时鼓励,哪怕他有一次主动的去问老师了,也要及时地表扬,让孩子体验敢问的乐趣。在辅导学生作业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开展,因此在辅导过程中重鼓励,少责骂体罚。

辅导学生家庭作业是一件非常辛苦而又重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保持耐心,注重自己方法,尽量少“事倍功半”,多“事半功倍”。这两种方法只在一念之间。


家庭作业,家长作业》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81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