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x射线的发现1000字论文

x射线的发现1000字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1 09:20:31 | 移动端:x射线的发现1000字论文

篇一:X射线的发现历程

http://group.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04817

X射线的发现历程

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伏打电堆,为获得持续的恒定电流提供了可能性。而稳恒电流的获得,使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充分研究了电流的各种效应及其规律,同时也给电磁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这方面,以奥斯特为开端,终于使电的研究从神秘王国进入了实用的阶段。

阴极射线的发现及研究

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J.Plucker)利用“盖斯勒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阴极的辉光会随着磁场的变化改变其形状。1859年,他又在对着阴极的管壁上看到了绿色荧光。1869年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J.W.Hittorf)发现,如果把物体放在点状的阴极和产生荧光的管壁之间,物体就会产生清晰的影子,这表明射线起源于阴极。他断言,从阴极发出了一种直线传播的射线,撞击在玻璃壁上发出了荧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E.Gold-stein)把普吕克发现的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从1883年起赫兹(H.Hertz)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阴极射线是连续射出的,不是像一些人所观察到的阴极射线具有脉冲的性质;阴极射线的径迹也不一定与真空管中电流的走向一致;阴极射线在电场作用并不偏转,其静电性质和电磁性质也非常微弱。1891年,他更进一步发现,阴极射线能够穿透金属薄片(金箔、银箔、铝箔),这似乎证明阴极射线不是粒子流(因为当时人们已知的任何物质粒子都不可能穿过金属薄片)。

从1892年起,赫兹的学生勒纳德(P.Lenard)也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他试图使阴极射线越出真空管外,以便在管外方便地研究它的性质。他想到石英板对紫外光一类射线是透明的,阴极射线很可能也会透射过去。但实验失败了。他接受赫兹的建议,用厚为0.000265厘米的铝箔代替石英板,阴极射线立即穿透了这些铝箔,使管外几厘米远处的荧光屏发出荧光。他断言,阴极射线并不是飞行的粒子,而是“以太中的现象”。

伦琴的意外发现

对于赫兹和勒纳德发表的论阴极射线穿透力的论文,伦琴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还有不少问题未得到解释。他决定对阴极射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伦琴首先使用勒纳德管重新做了赫兹和勒纳德的实验。他用硬纸板和锡箔把放电管包起来,以排除放电管和外界的相互影响。发现当放电管的薄铝窗和涂有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很接近时,荧光屏上有荧光产生;当他改用克鲁克斯管重做这个实验时,也有荧光产生。这就证实了勒纳德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当伦琴继续进行实验时,为了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并不使管内的可见光线漏出管外,伦琴用黑硬纸板把放电管严密地套封起来,在接通电源后,他意外地发现不远处一块涂有钡铂氰化物的屏上发出了荧光。但伦琴的管子是被包在黑纸板内的,不可能有光或阴极射线从里面射出。房间是暗室,无一点亮光,屏上出现的荧光又来自何处呢?伦琴一切断电源,屏上的荧光就消失了,一接上电源,荧光就出现,这使伦琴大惑不解。伦琴把不远处的荧光板翻转,把没有涂上钡铂氰化物的一面朝向管子,管子接通电源后,屏上仍然有荧光,把屏移得稍远一些,屏上的荧光并不消失。这个新奇现象使伦琴确信,从放电管中发出的肯定不是阴极射线,因为勒纳德和他本人都已经通过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行进几个厘米,绝不可能到达1米外的荧光屏处。还有,阴极射线也不具备穿透玻璃管的能力。

伦琴继续进行他的观察。他在荧光屏与管子之间放上几样东西,竟然发现这几样东西好像是透明的物体。他又把自己的手伸到管子前面,屏上居然出现了他的手骨形象,这更令伦琴大吃一惊。他确信,他已经发现了一种新射线!但伦琴的性格稳重踏实,在没有对新发现进行最后确证之前,他是不会外泄消息的。此后的六个星期,伦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仔细研究新射线的方方面面。比如他发现新射线可以穿透千页的书,二、三厘米的木板,15毫米厚的铝板,只有铅等少数物质对这种射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895年12月22日,伦琴夫人来到实验室,伦琴就请他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用这种新奇的射线拍下了伦琴夫人的手骨像,连手指上的结婚戒指都非常清晰。这就是科技史上十分有历史意义的一张照片。由于一时还搞不清楚这种新射线的本质,伦琴就把它称为“X射线”。

X射线的发现轰动了世界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将《论一种新的射线》为题的论文递交给了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论文一点也没有提及他最初的感觉和疑惑。伦琴在论文的开头这样平淡地写道:

“如果我们用一具大型的鲁姆科夫(H.D.Ruhmkorff)线圈通过希托夫射线管或任何有足够真空度的勒纳德管、克鲁克斯管或其它类似的管子来放电,再把管子用黑色薄硬纸板严密遮盖起来。在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就能看到在涂有钡铂氰化物的纸屏上发出明亮的辉光。让涂有钡铂氰化物的一面向着或背着放电管,结果都一样。”

论文接着陈述了X射线的性质,其中包括X射线的直线传播,通过棱镜时不发生反射和折射,也不能被透镜聚焦,可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等。

1896年元旦,伦琴将他的论文和X射线照片复制件分送给一些著名科学家,玻尔兹曼、

瓦伯格(O.Warberg)、科尔劳希(F.Kohlrausch)、开尔文勋爵、斯托克斯和彭加勒都收到了伦琴的论文。不少科学家读过伦琴的论文,立即奔向自己的实验室,试验是否可以看到X射线,他们都看到了。但在社会上,伦琴的论文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无法相信他的论文。但论文附有人手的照片,是无法否定的证据。到1月4日,距离科学家收到论文仅几天时间,X射线照片就被列为柏林物理学研究所举办的“纪念柏林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展览会上的展品。1月5日,维也纳《新闻报》第一个作了报导;1月6日,伦敦《每日纪事》向世界各地发布了发现X射线的新闻。随后,世界各地报刊杂志也纷纷作了报导。意大利王后听到这一消息后,很想观赏一下X射线的奇妙,就请物理学家赞奇(A.Zanchi)来为她作一次表演,结果赞奇花了一个晚上用水银真空泵来抽空玻璃管。他一夜担心,惟恐抽不成真空。幸而他做成了,王后得以大饱眼福。

伦琴的发现也引起了人们惊恐的好奇心。有的报纸借伦琴夫人的手骨照片进行歪曲。恐吓女士们说,今后穿什么衣服都不安全;投机商人则趁机制成“防X光保险内衣”,借机想发一笔横财。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议员还强烈要求制定法律,禁止使用X射线。人们在惊奇之余,也想到了X射线的用途,尤其是看到X射线可以使人手的骨头清晰可见,可以使深陷在体内的枪弹显示出来,立即想到它在医学上的重大实用价值,并把它很快用于医学和金属探伤。

X射线的发现也给伦琴带来了国际声誉。在发现X射线之后的几个月里,伦琴收到了世界各地寄来的请他去讲学的邀请信。但他只接受了其中的一次,其余的都被他谢绝了。1896年1月13日,德国皇帝也邀请他去表演,这使伦琴很是紧张了一阵子。他说:“我希望能靠托皇上的洪福保佑我的真空管无恙。这些管子是很脆弱的,常常会报废,而且要用四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制成一个新的。”这次表演使伦琴受到和德皇同席钦宴的隆重待遇,并获得一枚皇帝授予的“二级皇冠勋章”。1896年,伦琴还成为他出生地的荣誉公民和柏林、慕尼黑科学院的通讯院士,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的伦福德奖章。1901年,当新设立的诺贝尔奖颁发时,他第一个成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在最初的三个月内,伦琴的论文被印行5次,第五版同时用英、法、意、俄等多国文字印行。在1896年一年内,关于X射线的书籍和小册子就有48种之多,研究论文达1000多篇。

伦琴发现的奥秘何在

1896年2月8日,伦琴曾给他的好朋友赞德(L.Zehnder)写过一封信,详细介绍了他发现X射线时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时的一些具体细节:

“我采用的是一只大型50/20公分的鲁姆科夫线圈和一个德普雷士断续器,初级线圈电流约为20安培。我采用的仪器仍旧靠普赖斯真空泵,要好几天才能抽得合格的真空度。当并联的放电管电花隙为3公分左右时,效果最佳。

用过一段时间后,任何管子都会漏气。采用任何产生阴极射线的方法都会获得成功。使用台斯拉式的白炽灯以及使用不带电极的管子时也是一样。我摄影用了30分钟,这要看做实验时的条件而定。”

看来,伦琴发现X射线时使用的设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别的科学家也是使用这些仪器进行相关研究的。为什么伦琴使用这些仪器发现了一种新现象,而别的科学家没有获得这样的发现?伦琴发现的真实过程如何?他本人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对于前者,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就有很多猜测。1896年2月8日,伦琴给他朋友赞德的信中已经提到,“在这些新闻报导中,我的研究工作被说得面目全非。照片对我来说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却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说明当时对“伦琴是如何发现X射线的”就有许多传闻和不正确的猜测。连他的好朋友赞德在信中也对伦琴的发现过程进行了推测,但伦琴在回信中表示了明确的不赞成;“目前我还不能采纳您在X射线上所作的种种推测。看来,企图用某种并非无懈可击的假设来解释性质不明的现象,那是不容许的,也是不利的。”但伦琴是怎样发现X射线的?伦琴本人并没有明确地说明过,我们今天只好根据事实推测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即伦琴本人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在伦琴之前,别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X射线,不过没有意识到那是一种新现象,让这种机遇悄悄溜走了。比如克鲁克斯在1879年就曾经注意到,放在阴极射线管旁边的照相底版出现了模糊的黑影。他把这归因于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只是抱怨厂家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同样,1890年,古斯比德(A.W.Goodspeed)和詹宁(W.W.Jennings)在费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只是未引起充分重视。勒纳德和其他一些德国物理学家也看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但由于他们正专注于阴极射线性质的研究,只把这个看作“莫名其妙的次要现象的特征”,没有认真加以对待。他们都未能像伦琴那样紧紧抓住新现象并深入研究下去,只有伦琴这样做了,说明伦琴一定具有与他们不同的素质。

首先,把伦琴的发现完全归结为“偶然”是不合适的。把荧光屏放在放电管附近,这或许是出于偶然,但伦琴使用过荧光屏却不是偶然的,因为研究阴极射线时完全可以不用它。他有意去使用铂氰化钡这种荧光物质,目的就是试图寻找“放在放电管附近包裹在不透光纸中的照相底片为什么意外感光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许他已猜到有一种新射线,这才想到使用荧光物质进行检验。伦琴的行动目的是明确的,说明他立即抓住了机遇不放。

伦琴的科学素质是他取得成功的又一原因。在1879年—1888年,伦琴在吉森大学进行了多方面选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包括电磁学、光学、晶体物理学。这使他对各种专门问题都具有广博的知识,对他后来的发现也会有很大作用。

伦琴年轻对受到过成为一个工程师的严格训练,养成了自己动手出色地制造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习惯,并且培养起了敏锐的观察力,非常善于利用简单的仪器进行观测,凭借简单的仪器获得高精度结果的能力。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就充分表达过重视实验的思想。他说:“实验是最强有力的杠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杠杆撬开自然界的秘密。在解决对某一假说是保留还是摒弃这样一个问题时,这个杠杆应当成为?最高一级的审理法院?。”柏林科学院在X射线发现后致伦琴的贺信中也评价伦琴是一位“把完善的实验艺术同最高的科学诚意和注意力结合起来的研究者”,认为伦琴“应当得到作出这一伟大发现的幸福。”

像法拉弟一样,伦琴也具有以直观的形式提出物理思想和理论的能力。正如索末菲说过的那样,伦琴不需要“数学的拐杖”。

小小遗憾

伦琴在1895年撰写的那篇著名论文里,对X射线的本质曾提出一种猜想:“新射线是否以太波纵向振动的结果?”他当时认为,“我是越来越相信这一种论点了。”他向自己提出:“我觉得应该把我认为可能的这一论点讲出来,虽则我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去证实。”但是伦琴本人没有能够进一步去了解X射线的本质。在发现X射线以后,他只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并只发表了两篇和X射线有关的文章,一篇是《论一种新的射线》(续篇),1896年3月9日送出;另一篇是《关于X射线性质的进一步观察》,1897年3月送出。随后,伦琴就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研究课题上去了,而把对X射线的研究留给了年轻的新生力量去做。又经过了16年,劳厄、弗里德里希(W.Friedrich)、尼平(P.Knipping)等人才最终解决X射线的性质问题。伦琴何以会这样做?那只有靠我们的猜测才能解决了。

篇二: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

19世纪末叶,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物理学已经日臻成熟。化学也有了100多年历史,人们已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原子的知识,并坚信原子是物质组成的最小单元。法兰西科学的代表、杰出的化学家巴斯德(Pasteur Louis,1822~1895)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对科学充满希望。巴斯德雄辨地宣布:“实验室是人类的圣堂,和平将战胜战争,科学会把我们引向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就在这位老人逝世在巴黎近郊圣劳德的三个月后,这个伟大的时代来临了。

1、伦琴的初期研究

伦琴(R?ntgen.W.K,1845~1923) 1845年3月27日出生于德国下莱茵省鲁尔河流域边缘的一座小城伦内普。1865年年初,伦琴进入乌得勒支大学,选修了哲学和几门自然科学课程;其中有巴洛特(Balote)讲授的数学分析,里斯(Rise)讲授的物理学。1865年11月,伦琴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伦琴成为德国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孔特(Kundt August,1839—1894)的弟子,伦琴对孔特老师特别尊重,把孔特奉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在协助孔特实验半年后,伦琴开始独立选定了他一直在关注“空气的比热”问题的课题,这是克劳修斯教授所探讨过的。1857年克劳修斯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热运动形式》中,初步讨论了比热理论,但是还没有人精确地测出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的比值,伦琴准备完善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理论。他在孔特老师的支持下,于1869年6月22日以《各种气体的研究》的杰出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助教。 1869年,伦琴又追随孔特到维尔茨堡大学;1876年11月,他又成为斯特拉斯堡大学数学物理学副教授的职务;1879年,在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的推荐下他担任吉森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1888

年10月1日,维尔茨堡大学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物理学测量技术权威寇尔劳士(Kohlrausch)辞去新成立的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物理学教授的职务,由于伦琴与日俱增的声誉,使他成为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职务。1894年,他被委任为维尔茨堡大学的校长。1895年已经50岁的伦琴,共发表了48篇科学论文,其中包括热电、压电、电解质的电解现象、介电常数、物性学说及晶体方面的研究;这时,一项重大的发现飘然落在了这位大学校长身上。

2、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伦琴的校长职务一年任期届满;10月末,他沉浸

于希托夫和克鲁克斯爵士以及赫兹和勒纳德所作的阴极射线的工作

中。伦琴认为,他们的研究中尚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他重复了这些

人的实验,当时用的实验仪器是带断路器的火花感应圈、希托夫气体

放电管和荧光屏。当放电管的薄铝窗和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很接

近时,荧光屏上有荧光产生,这证实了阴极射线在穿透薄铝窗后还具

有穿透几厘米空气的特征;为加强实验的准确性,他用硬纸板和铝箔

把放电管包起来,以此来消除放电管与外界的影响。

1895年11月8

日夜晚,伦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他在继续

实验时为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用黑色硬纸板把放电管严密封好。在接上高压电流进行实验时,他发现1米以外的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发出微弱的浅绿色闪光,一切断电源闪光就立即消失,这一发现使他十分惊奇。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实验,把荧光屏一步步移远,即使在2米左右,屏上仍有较强的荧光出现。当他带着这张涂料纸走进隔壁房间,关上门,拉下窗帘,荧光屏在管子工作时仍继续闪光。当时,伦琴确信,这一新奇的现象是迄今为止尚未观察过的。在1895年最后的几个星期中,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述过自己的观察,无论是协作者,还是同行。伦琴独自工作,以便证实这个偶然的观察是确定的事实。然后他又用木板、纸和书来试验,这些东西对它来说都是透明的。作为一位谨慎的研究者,伦琴当时感受到的是新的、尚未经历过的东西;他希望在提出“完美无暇的结果”之后才去享受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像伦琴后来所说的那样,这突然降临到他头上的“伟大的命运”。在七个星期之内,这位科学家独自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新的射线及其特性。为了排除视力的错觉,他利用感光板把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他甚至吩咐给他把饮食带到研究所去,并在那里安放了一张床铺,以便无须中断利用仪器、特别是利用水银空气泵进行的研究工作。1895年12月22日晚上,他说服他的夫人充当实验对象,当她夫人的手放在荧光屏后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荧光屏上这只有戒指和骨骼毕露的造影就是她自己的手。

1895年12月28日,他给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递交了一份认真、简洁的通讯,题目为《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那时的伦琴对这种射线是什么确实不了解,这就是他在第一个通报中按代数上的未知数符号“X”命名的原因。1896年年初,伦琴把他的新发现公之于众,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应之强烈,影响之迅速,实为科学史上罕见。所有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都开始仿造伦琴的实验设备,抓紧时间重复他的实验。伦琴陆续收到了威廉·汤姆生、斯托克斯(Stokes)、彭加勒(Poincaré)、冠尔劳士、玻尔兹曼等著名科学家的来信,这些热情洋溢的信都赞扬他为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原先,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家克利克尔(K?llicker)建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后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罗兰(Rowland Hey Augustus,1848~1901)认为:“应该把‘伦琴射线’和‘X射线’的名称并用”,这就形成了现在两种名称混用的原因,同时把X射线(或γ辐射)的照射剂量的单位称为“伦琴”。

X射线的发现,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因为它易于穿透人体的软组织,而通过骨头时却被吸收相当部分。因此,一束穿过软组织到底板的X射线就会在黑底片上投下骨骼的白影。象子弹、吞下的别针等金属物体就显示得非常清楚,龋齿也会在白底片上呈现灰色。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传到美国才四天,美国人就用X射线找出了一个病员腿上的子弹。随后的一个月内许多国家都竞相开展类似的试验。1901年,伦琴由于X射线的伟大发现成为诺贝尔基金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X射线的发现,大大地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把物理学家们从机械论的教条中唤醒,它的发现在物理科学面前一举敞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使人们不得不对物理学前景进行重新评价,并揭开了物理学微观研究的序幕,导致人类的经典物质观的彻底变革。卢瑟福(Rutherford Ernest,1871~1937)明确指出:“1895年伦琴射线的发现,标志着物理学史上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标志着新、旧物理学自然的分水岭。”

篇三:X射线的发现

严谨导致大发现

——X射线的发现

伦琴是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他发现X射线时已经是50岁的人了。当时他担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和物理研究所所长,已发表过48篇科学论文,是一位造诣很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他治学严谨,观察细致,从不放过任何他认为值得注意的实验现象。他谦逊正直,从不夸耀自己,关于他的发现,他自己很少谈到。在他宣布发现X射线之后不久的1896年初,记者曾访问过他。

记者先参观了他的实验室,然后问伦琴:

“教授,请给我讲讲发现的历史,好吗?”

“没有什么历史。”他回答说:“我很长时间对真空管产生阴极射线的问题感兴趣,我就照着赫兹和勒纳德以及其他人的研究去做,我对此有很大兴趣,决定只要有时间就来做点自己的研究。这一次是10月末,我做了好几天后,发现了新的现象。”

“那是什么日子?”记者问。

“11月8日。”

“发现了什么?”

“我正在用包着黑纸板的克鲁克斯管做实验,凳子上有一张亚铂氰化钡纸。我给管子通电流时,注意到有一条特殊的荧光出现在纸上。”

“那是什么?”记者问。

“一般说来,这类现象只能靠光线传播才能产生,而光线不能从管子出来,因为屏蔽得非常严实,任何已知的光都是透不过的,即使电弧产生的光也如此。”

“而您怎样想的呢?”

“我不想,而是研究。”伦琴回答说:“我假设这一效应必须是来自管内,因为它的特性说明它不可能来自任何别的地方,我进行了试验。几分钟后就确定无疑了。射线来自管子,对纸产生荧光效应。我试拉开距离,越来越远,直至2米。初步看来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确实是某种新的、未曾记录过的事物。”

“它是光吗?”

“不”

“它是电吗?”

“和已知的任何形式都不同。”

“哪究竟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

伦琴说:“既然发现了一种新射线的存在,我当然就

开始探讨它的行为。不久试验表明,射线的穿透力强到从

未知晓的程度,它可以很容易地穿透纸、木和布,这些物

质的厚薄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不产生可以觉察的区别。射线

也可以穿透所有试过的金属,大致说来,其穿透程度随金

属密度改变。这些现象我已在交给维尔茨堡学会的报告中

仔细讨论过了,您可以从那里找到所有实验结果。由于射线图1 第一张人手X照片 有极大的穿透力,很自然它也能穿透肌肉,这是我给您看的那张人手照片(图1)。” “将来会是怎样呢?”

“我不是预言家,我反对做任何预言,我正在进行研究,当结果得到证实,我将立即公之于众。”

当记者还要问伦琴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时,伦琴把手伸向记者,说:“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忙得很。”说着,眼睛已经移向他正在从事的实验上了。

对于伦琴来说,他当然没有料到在重复阴极射线实验时,会发现一种性质特殊的新射线,但是他的发现并不是因为交上了好运,而是由于几十年的精心实践培养了良好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他抓住了机会就不轻易放过,务必研究得水落石出,所以偶然的机遇获得了必然的成果。图33-2就是那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1895年12月22日,拍自伦琴夫人的手。这时伦琴已一个人在实验室中连续奋战了6个星期。他意识到新现象的重要性,需要尽快确证新射线的存在,了解它的性质。如果搞错了,不但名誉扫地,而且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所以他连夫人和助手都没有告知。直到12月22日,才把详情告诉夫人,请她到实验室拍下这第一张人手照片。随后,他以通讯形式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一种新射线(初步通信)》(图

2),连同几张X射线照片寄给各国著名学者。消息传开,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再加上新闻界的渲染,X射线成了当时最令人感兴趣的课题。欧洲各国以至美国,许多实验室竞相重复伦琴的实验,并把这一成果运用到医疗和金属检验的工作。许多医院开始将X射线应用于医疗和身体检查。正是由于这种新奇感,吸引了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新现象的探索,从而揭开了20世纪物理学的序幕。

有人说,伦琴发现X射线纯属偶然,只是因为他是处于有利的时机,占有特殊的地位,碰上了难得的机遇,才取得成果的。关于机遇,在科学史上确实不乏其例。但是,正如著名科学家巴斯德(L.Pasteur)

说的:“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

脑。”偶然性里有必然性,在

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

有准备的头脑,也就是高水平

的素养、明确的目标、执著的

追求、勤奋和细心,这些主观

因素是成功的关键。 图2 伦琴发表的论文


x射线的发现1000字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39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