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北大学习感悟

北大学习感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19 15:04:17 | 移动端:北大学习感悟

篇一:北大学习心得

感受北大 领略风采 心灵升华

九月,带着秋的内敛、蕴着秋的端庄;九月,携着秋的成熟、含着秋的向往,在九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XXXX与北京大学XX学院联合举办的“XXXXXX培训班”。十天的学习,聆听了八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的专题讲座,感想颇多、收获满满;十天的生活,感受了北大兼容并包,虚怀若谷,和而不同,民主多元的文化氛围;十天,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是转变观念的一次全新体验。

一、感受北大

北大地处北京西北郊海淀园林区,北依圆明园,西临颐和园,漫步在北大校园,树木成荫,景色优雅别致,秋天的银杏和随风飘舞而下的片片树叶,其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百年纪念讲堂、光华楼、图书馆等新建筑,气势宏大而又透着现代气息,未名湖、博雅塔、石舫、枫岛、翻尾石鱼都刻画出一幅清新、淡雅、恬静、古朴的园林美图。北大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碑,每一条路,都暗含着历史的沧桑,都凝结着文化的久远。北大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校园景致,更在于它的人文精神,百年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厚重的文化,强大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铸就了一批又一批中华

民族引以为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北大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又渗透西方文化的影响,孕育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

二、感悟大师

如果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北大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这次培训内容有时事政治、宏观经济、营销战略、科学决策、国学智慧、创新管理等,大师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

“孙子兵法与市场营销战略”中运用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帮助我们理解“上兵伐谋”的战略决策是知胜之道的关键;“博弈论与科学决策”,让我们学到了面对纵向选择和横向选择时,如何选择为最优;“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让我们领略了国学的深邃,同时更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人生真谛的论述。 每一堂课,老师都为之精心准备、有的放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感谢老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

三、工作启示

此次北大之行,对我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

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促成终身发展。学习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学专业知识,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二是面对本职工作,要对工作有热心,对事业有忠心,只有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思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总结新的工作经验教训,才能使工作开拓创新。三是牢记领导的嘱托,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拼搏,才能创造新的工作局面。

北大之行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篇二:北京大学学习心得

北大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10月20~26日我有幸走进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大学梅州企业家创新发展研修班的学习。时间飞逝,七天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然而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首先要感谢市、县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厚爱,让我能参加这次培训;其次要感谢组织这次培训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还要感谢为我们讲课的北大教授们,他们深邃的理论、跳动的思维浸润着我们的心智,陶冶着我们的胸怀,一些独特、新颖的观点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让我感悟频生。

一、北大学习,获取精神。

从来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我,这次真的有幸成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生活一个星期,圆了我的大学梦。

在这里把我们44个人组成了一个班,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有幸认识了那么的老师、同学。班级还选出了临时党支部书记、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让我重温了一次学生时代,重新燃烧起我向书本的海洋里获取知识,汲取成长的养料的渴求。

“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 北大燕园,未名湖畔,那一抹抹涟漪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北大的人文氛围是十分难得的,在北大的每一天,我总被四周的景致感染着,被身边的人和事深深感动着。北大的一草一木、花香鸟语令我陶醉,北大导师、学子的勤勉、求索精神更让我难忘。

二、学以致用,企业剖析:

教授们对中国经济的见解;对事件和问题的分析剖析;对一些社会现状和社会现象从不同视角的审视,让我们重新更好审视自己的企业,剖析自己的企业。

张炜教授的《颠覆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中讲到企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别人不用的商业模式,这更加坚信了我们企业走有机农业的道路。我们企业在做的是未来十年茶企要做的事情,我们坚持茶叶原生态生长,不使用一点化肥、农药,坚持人工除草。虽然现在企业还在亏损,但是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陈玉宇教授的《长期经济视角下的结构变化和宏观政策》中,其中里边产业结构变化的图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过程中,经济高速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国家的产业结构比例正在发生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在减少,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增加。对比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大。从中我们知道第

三产业服务业是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企业从原来单一销售茶叶往茶艺、茶文化多元化发展方向。

彭泗清教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创新》中讲到企业要从“以供应者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性价比”到“全面客户满意”,“交易管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变化。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三大含义,现在我们企业中的“全面客户满意”和“客户关系管理”做的不够好,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这是未来企业发展要做的事情。

三、结合实际,工作反思:

黄铁鹰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Esprit(中国)整合实际案列,娓娓动听讲诉了一个企业高层对于沟通的重要性,人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需要沟通,那就需要我们要掌握沟通技巧,好的沟通对任何事情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能力也是一个卓越领导力中重要能力之一。课程穿插了很多的沟通技巧,也就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如何去沟通会更好,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周建波教授的《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给我们一个警示,传统文化不能丢。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世界上各种经营模式也蜂拥而至,让我们不知那些是适合自己的企业。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墨道法,一直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古代的帝王用它来保证统治自己地位,所以对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独特的思想和人情关系,所以我们对企业的管理不能丢失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儒墨道法可以让我们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吸取新的知识和观念,并不是全盘的否认过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放弃某些陈旧的经验,放下历史的包袄,不断地为自已充电,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我认识和道德修养,提升理论水平,注重社会实践,培养自已的前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尤其是从北大带回的两把镜子:一把是“望远镜”使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另一把是“放大镜”使我比别人看得更细些。这次学习让我的思想和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激励,这种激励是持久的,也是终生受益的。

梅州南台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平远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曹斌

2013-11-05

篇三:北大学习感受

北大之行,寻找有意义的生命

2012年的暑假,注定是个不平常的假期。这一个七月,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学习。重温大学课堂虽然只是短短十天的事,十天内带给我的感受却足以影响长久。回忆半个月前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北大的一幕幕,恍如一梦,梦境却真实,那时的震撼还在心头。

初进北大,从西南小门进去,经过女生宿舍、饭堂,穿过林荫道,感觉没什么特别,甚至站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前面照相时,我还嫌这讲堂的名称在照片上显得不清楚,不够大气。然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体会到,这正是北大魅力所在——不张扬却内涵深远,正如许许多多北大的教授。

北大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当然是教授们的魅力。在到北京之前,一位参加过北大研修的老师告诉我们,她在北大参加研修的时候,正是学生上学期间,听课的教室里除了参加研修的学员,还挤满了北大学子,因为很多教授的课,是北大学子们向往又在平时难得聆听的。我对这种状态充满好奇,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教授,能吸引这么多的学子。

从第一节课杨虎老师的《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开始,我就被吸引了。杨虎老师从北京看北大讲起,将北京的历史与北大的历史娓娓道来,让我对古都的历史又加深了一层了解。这一课如同一幕大戏的序曲,预示着我们在其后的十二次课是愈加精彩绝伦。

自称“40后”的王其文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用庞大的数据,带领我们认识数字中国,教大家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我想也许许多老师和我一样,看着一张张图表一串串数据,感觉有点晕,但是我非常佩服他六十多岁高龄,站着讲课,一张张出示着他亲自整理的几百页的幻灯片数据,亲自设计的EXCEL记事本还特意展示给我们看,教我们使用。试问,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有几人会?

尚俊杰教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给我们介绍了非常多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想不到的速度会出现”,他提出:技术的改变是表面的,深层问题是技术使21世纪的青少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能不能进行教育流程再造?这些问题,发人深省。

王余光教授《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让我认识了传说中的有些“老学究”式的固执可爱的老师,他用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何为经典、为何阅读经典,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名著,如何去阅读名著。他对经典的研究令人折服,他力挺读经典要读纸本书,他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一些评价也让人捧腹,比如说对武松个人的分析,然而,这正体现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

踏着风雨来的李彥教授,让我了解什么叫智慧与美丽的化身。事实上,这节《化学的魅力》对我而言,像是在听天书,一个个字、一个个符号我都听得懂看得懂,可是把它们一串起来,我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了。然而,我对她在学术上的钻研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深深地记得李彥教授说了一句话,如果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成为自己的职业,同时又获得报酬,那何乐而不为?是啊,热爱工作,应该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才能升华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成就感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工作的愉悦。

李四龙教授《佛陀与佛法》,让我这个心中有佛祖,却不知佛祖何来的人,对“佛”有了新的认识。他让我们认识到了问题决定人生,了解了十二缘起,人痛苦的根源皆是因果报应,苦乐皆是自作自受。上午才听完佛法,下午就接受西方交响乐的熏陶,李小龙教授一节《走近西方音乐》,让我大开眼界。从前只是耳朵听听,现在我的第一次去了解交响乐的历史,了解交响乐团,了解歌剧艺术及欣赏礼仪,第一次知道应该如何去聆听《命运交响曲》,如何去欣赏《卡门》。钱瑞琴教授的《中医与养生》阎步克教授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同样都让我对这些领域加深了认识。

雷兴山教授的《考古周公》、张逸娟教授的《感受京剧魅力》,最初看到课程表的时候,我看着这两节课的课题,心想我会不会在这两节课上睡着了,然而,这两节课,正是让我内心震动的课中其中两节。雷兴山教授谦虚地说他不会上课,只是来讲他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一边感叹古人造墓的同时,一边敬佩着雷教授对考古工作的热爱。张逸娟教授一开篇的全班齐唱《智取威虎山》,就把我这个一直不听也听不进京剧的人,撩拨起了对这门艺术的兴趣,以至于能饶有兴趣地看完了后来安排的文化体验观看京剧《玉堂春》。六十多岁的张教授,在课堂上的亲身展示,或讲或演或唱,无一不显示着她深厚的功力,令人钦佩。

著名的曹文轩教授,似乎出场就在抨击,然而在三个小时的课堂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文人对历史文明的尊重与景仰,对现实社会中美的缺失、感觉的缺乏、中国文明的衰败的批判,他崇尚美的力量、文化的人性化、对感觉的追求,他现场给我们讲述的童话故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感觉丰富性强,人生相当于多一倍的生命时间”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节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课。

说程郁缀教授的课是压轴大戏一点不过分,一个传说中的不让学生上课走动,还曾经把一个教育局长赶出课堂的“老头儿”,会上什么样的课呢?我庆幸自己坐在了教室的前排,才得以清晰地聆听程教授的精彩讲演、看到他行云流水般的粉笔字,他的课,是耳、眼、心灵三合一的美的感受。程教授既是在讲诗词,又是讲历史。他既是授业,又是励志,还是劝诫。他告诉我们老师的主要天赋在于爱,要爱讲台,爱学生;他告诉我们报答父母之恩是小报恩,报答祖国报答社会报答人民才是大报恩;他鼓励我们要留下一个第一,要载入一部历史;他提醒我们永远不变的身份是人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对父母要及时感恩,常回家看看??

十三节课的文化大餐,让我充分领略北大教授的魅力,我从他们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们对北大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他们自豪地说,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有中国最好的文科和理科;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自信,他们思想自由、敢言敢讲、幽默风趣、见多识广、与时俱进;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不止一位教授在课堂上呼吁大家要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传承文化;治学严谨的态度,对我们普通的教师也毫不敷衍。我认为,他们的人生是精彩的,也许有些教授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谱写了最有意义的生命,非常幸运的是,这样的生命,让我遇见了。

记得在开班典礼中,北大教育学院的高老师就告诉我们,北大的课堂是“来者不拒,去

者不追”。现在回想起来,终于领会了这句话。要有怎样的大气,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工作中,那些上课不听课的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孩子,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还是我们身上?如果我们也想成为这样的大家,必定也要有如北大教授们一样的精神。

有人说,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攫取罕有的体验,再用文字加以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半月前,我生活在别处,感受那里的精神构筑的世界;如今,我回到了生活的原点,然而,这个原点,应该被赋予新的意义。人不可能永远处在激情澎湃的听课状态,在学习之后,冷静下来思考其中真谛,怎样让自己短暂的生命过得有意义一些?我想这是北大之行带给我的问题,我将去努力去寻找,希望自己能度过有意义的生命。

2012年8月


北大学习感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475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