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评价曹操一两百字多字

评价曹操一两百字多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3 13:41:14 | 移动端:评价曹操一两百字多字

篇一: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考生姓名:冯丽娟

联系地址:辽宁省朝阳市育红小学

邮编:122000

联系电话:0421-2677423

2007年6月10日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被称为“奸雄”。他是个既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军事家;在他身上,既有使人憎恶的“奸”的一面,又有使我钦佩的“雄”的一面。曹操的阴险狡诈的品格是与他雄才大略的才能交织在一 起的。小说通过生动而丰富的细节描写, 成功地塑造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奸雄形象, 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形象 英雄 奸雄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兴兵屯田, 抑制豪强,以勇略统一中国北方。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著名的“三曹”之一。他的诗歌苍凉悲壮, 他的散文清峻通脱, 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三国志》给他以很高的评价, 称他是“ 明略最优”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①

但曹操卒后不久, 一些野史、杂录、民间传说便开始显示出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但魏晋时期, 尊曹、贬曹这两种观点同时存在, 并一直延续到北宋。南宋以后, 贬曹的倾向占了上风, 过去的那种对曹操两种看法并存的现象消失了, 曹操在社会各阶层人的心目中都成了大白脸的奸雄。从现存的宋元话本、元杂剧来看,人们对刘、关、张和诸葛亮特别感兴趣, 而对曹操则没有什么好感。罗贯中在创作

《三国演义》时, 继承了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把曹操塑造成了奸雄形象。

(一)曹操性格的多面性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被称为“奸雄”。他是个既奸 诈又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 、军事家; 在他身上, 既有使人憎恶的“奸”的一面, 又有使人钦佩的“雄”的一面。“ 奸 ”、“ 雄 ”交织, 也就构成了他血肉丰满的奸雄形象。我们且杂来看《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特征。

一、出身乱世

曹操一出场,作者便先介绍他的身世。 其父曹嵩本姓夏侯氏, 因做了东汉常侍曹腾养子, 故改姓曹。曹操幼时即好权谋, 多机变, 游荡无度, 曾以诈装中风而离间父、叔的关系。他曾问善识人的许劭:“我何如人? ”许劭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言大喜②。可见 , 曹操一出场便以奸雄形象出现。随后, 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展开, 作者既展示了他雄才大略的一面, 又揭示了他凶恶狡诈的一面。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 三国演义 》中很多地 方描 写了他 雄才大略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 他具有政治家的胆略识鉴和积极进取精神。董卓进京, 文武官员, 一筹莫展。一次大臣们聚集在王允家, 尽皆掩面而哭, 独曹操抚掌 大笑说:“满朝公卿, 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 还能哭死董卓否③?”于是自 荐刺杀 董卓。随 后的矫诏讨卓, 实乃曹操发起,但他却真心推举实力最强的袁绍作盟主,自己充当配角,辅佐袁绍成其大功。当董卓连战失利, 溃退长安时, 曹操建议应乘胜追

击, 但群雄各怀异心, 按兵不动, 独曹操一人出兵, 结果大败而归, 险些丢掉了性命。这两次斗争虽然都失败了, 但曹操的胆识和英雄气概由此可见一斑。“煮酒论英雄”一回则表现了曹操非凡的识鉴。在他看来, 袁 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皆非英雄, 只有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刘备和他, 才是真正的英雄。后来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料。

二、重视争取人心

他深知“方今正用英雄之时, 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④”, 因此 , 他虽知刘备胸怀大志 , 久必为患, 但当刘备投靠他时, 他还是虚心接纳。关羽挂印封金而 去,曹操认为彼各为其主, 不要追击, 况且他与关羽有约在先, 并亲自赶上为之送行。曹操与袁绍战于冀州时, 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箪食壶浆迎接他 , 说袁绍“重敛于民, 民皆怨之⑤”, 并歌颂曹操“官渡一战, 破袁绍百万之众⑥ ”, 使百姓可望太平。曹操闻言大喜, 于是号令三 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一时军民震服破袁绍后,他从缴获的文件中发现了一束部下与袁绍勾结的信件,有人建议逐一点对姓名, 收而杀之, 曹操却说“当绍:

之强, 孤亦不 能自保,况他人乎⑦?”遂命尽焚之, 便不再问。在攻打张鲁的时候, 杨松接受曹操贿赂, 为曹操做内应助他破了张鲁, 夺了南郑, 但城破之后, 曹操认为杨松卖主求荣, 将其斩首示众。这些行为都说明曹操十分重视争取人心。

三、知人善任 惟才是举

当他还在兖州时, 就急忙招贤纳士。荀来投, 曹操认为是 “吾之

子房”。郭嘉应聘, 曹操与之谈论天下大事。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 或是自来投奔, 或是被俘投降, 曹操都十分信任。这些人后来或成为多谋善算的谋士, 或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将。曹操手下,兵多将广, 文臣武将, 不可胜数。三国人才之盛,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比 得上曹魏,这也为曹魏最终统一天下提供了保证。

四、善纳良言 从谏如流

当献帝落难之时, 他先从荀之计, 出兵护驾;后采董昭之策,迁都许昌。 从此,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官渡之战,他先后采纳郭嘉、荀、刘晔、许攸等人的建议, 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听取郭嘉临终遗计, 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平定辽西的胜利。司马懿的献计又使曹操得以离间孙、刘而大败关羽, 解了樊城之危。纵观三国诸英雄, 能做到像他这样从谏如流的, 一个也没有。曹操的军事才能多半也是集思广益的结果。无怪乎曹操能雄视天下。

(二)“奸雄”——曹操

作为一代奸雄,《 三国演义》 更多地描写了他“奸”的一面。与刘备、孙权相比,其德行则逊色得多。

一、凶恶残暴

曹操的“ 奸 ”首先表现在他的凶恶残暴上。他刺杀董卓不成, 逃出洛阳, 在成皋因疑心而杀了吕伯奢全家。出庄途中, 又杀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 并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⑧”这样使人不寒而栗的话。他为报陶谦杀父之仇, 兴兵血洗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⑨”。衣带诏一事, 他诛戮了吉平、董承四家七百余

篇二:曹操:一两种选择

曹操:一.两种选择

从今天起,我们来谈论三国。说到三国,我们肯定会想到一本书,它就是《三国演义》。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里面的故事精彩绝伦,让人浮想联翩,可我们不要忘记,它是一部小说,里面是存在着虚构的。或者说它里面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我们说历史,是要尽可能的去还原历史真相,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看看《三国演义》可以了,不要把它当真。不过,我这么说,也不是说历史不需要精彩。只是我们只有先还原历史的真相,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说历史的精彩。我也明白,一个不精彩的东西是没人喜欢的,要不然大家为什么不自己去读正史《三国志》而来听我说呢,不就是因为自己看太无聊,而我说的比较生动,精彩嘛。如果我讲的有不对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意见,那么,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一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曹操。不管怎么看,讲三国,都绕不开这个人。我们后世的人对曹操的印象也比较深。这都还得归功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由于他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让我们后人都认为曹操是个大奸大恶的汉贼。不过可能有人会问,从公元220年,曹丕才称帝。然后公元221年刘备相继称帝。最后,过了8年后,孙权才称帝,直到这时,三国才正经起来了。可曹操早在曹丕称帝前就死了(要不然曹丕怎么当上皇帝的呢),那么曹操又怎能算做三国人呢?所以,为了确保大家的疑虑,我在这里说一下时间的问题。其实,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野史《华阳国志》,或者小说《三国演义》,都是以汉献帝初平元年至晋武帝太康元

年这段时间作为三国的。所以,如果这样看,曹操就是三国的一员。 而说到曹操,我们还是先说一下他的身世和家世。据《三国志·魏纪·武帝纪》的记载。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汉相国曹参之后。那这个记载是不是真的呢?我们还是先来说一说曹参是什么人吧。曹参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早年,刘邦在泗水做一个小亭长,他和萧何的官职比刘邦大,可他和萧何却毅然决然地投奔了刘邦,为刘邦做事。据《资治通鉴·汉纪》的记载,西汉开国后,要论功行赏了,当时,所有的武将都选举他为第一功臣,说他每仗必胜,浑身有70多处伤口,攻破大小城池无数。所以那些武将都选举他当第一功臣。但刘邦心里是想封萧何为第一功臣的。这时,关内侯鄂千秋说应封萧何为第一功臣,刘邦顺水推舟,封了萧何为第一功臣。后来,刘邦和萧何都死了。皇帝也变成了汉惠帝刘盈。丞相变成了曹参。可是曹参做丞相之后,碌碌无为喝酒作乐,于是皇帝急了。便去找曹参,问:“你为何怎天饮酒作乐,不处理国事呢?”于是曹参便说:“请问陛下,你觉得你和高祖皇帝比,怎么样?”皇帝说:“万万比不得。”于是曹参又问了:“那你觉得我和萧何必比怎样?”皇帝说:“我觉得你好像比萧何差点。”萧何说:“陛下说的太对了,那么既然陛下不如高皇帝,而我又不如萧何,那么,他们打下来的江山,定下来的规矩,我们还改什么呢。”后人把这个称之为“萧规曹随”。那么,这么一个有名的大臣,是不是曹操的祖先呢?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不是。大家不要以为在正史《三国志》中写的都是对的。相反,对于曹操的身世,《三国志》中有所隐瞒。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

操的祖父曹腾的养子。也就是说,曹腾跟曹嵩没有血缘关系,曹嵩原本不姓曹。《三国志》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即便我们知道曹腾的祖先是曹参。也不干曹操的事。那么,曹操究竟姓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说曹操姓夏侯。这个说法在吴人撰写的《曹瞒传》里头出现过。我们知道,因为吴国和魏国是敌国,所以在《曹瞒传》里头大部分都是在贬低曹操的。那么,这个关于曹操姓氏的说法对不对呢?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不正确。谁认为对呢?就是于涛博士,他在百家讲坛里讲曹操时肯定了这个说法。那谁认为错呢?就是易中天教授易大佬了。他在百家讲坛里讲三国时不认同这个观点。那到底谁对谁错呢?我们也不好妄加推论。我在这里只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也不能断定是对的,这只能让历史来审判了。我的观点如此,也不强求大家相信我,仅供参考而已。我认为不能就这么说曹操姓夏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语言证明,就不能说历史对错。我也不敢否定这个观点,总之,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谜。而曹操姓夏侯的可能性也只有一点点,所以陈寿才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那么,既然这个记载是假的。那么为什么《三国志》要造假呢?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曹操的那个时代还是封建的时代,是以君主为最高级的。曹操可以说是魏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出生如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面子。你总不能说“魏朝的开国君主是个混混或者说是个没名气的人吧”这样就太损了。这样的写法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朱元璋,就是个乞丐,和尚,放牛娃。可史书上却说他出生有红光照耀了房子。以后是个皇帝料。这不明摆着骗人吗,再说了,有红光,当

时的人没把它当作怪物啊!还让他“祸乱天下”?所以,这些都是说说而已,大家千万别信。

说了曹操的身世,下面我们来说说他的性格特点。现在的人都把它当做奸雄。这也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引导。但大家可能又会问:当时的人不都认为他是奸雄吗?没错,可当时是一个分裂时期,诸侯都想统一中国,而曹操打败袁绍后就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军事力量了。所以大家都想打到他,自然就骂他,大不了和他同归于尽。可能当时的人都觉得:我打不过你,也骂死你,让你后世遭人骂。再加上曹操本人也有奸诈的地方。对不对?所以,没法:曹操只能在地狱里喊冤了。嘴里念叨着:“行,你们赢了”。

那么,既然那都是些政治手段,那么,真实的曹操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不瞒大家,曹操还真是个奸诈的人物,但他却是奸诈的英雄。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古代一说起宦官,那就是个祸水,罪人。因为一般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和宦官有关。但曹腾这个宦官,却是个好宦官。他封费亭侯,任大长秋。大长秋是一个比较大的官,有2000石的俸禄,他本人温和,和士家大夫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他进了《后汉书》。他的养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很有钱。据说,他曾经花了1亿万石买了个太尉当。太尉是东汉的三公之一,主管全国的军事武装。东汉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都是一品大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为曹操家很有钱,所以曹操小时候也是个富公子哥。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曹操小时候很顽皮,经常做出捣乱的事。可每

次他一犯事,他父亲就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老爸有个王牌间谍。就是曹操的舅舅。每次他都像狗仔队一样偷拍曹操的一举一动。然后又及时地汇报给曹嵩。可谓“百事通”。可是幼年的曹操不想就这样被束缚。于是,他就想了个方法。有一天啊,他见舅舅来了,就装出一副羊癫疯的样子。他就很快的告诉曹嵩。于是,曹嵩便急忙赶来了。可小曹操却东张西望,装出一副如无其事的样子。这时,曹嵩便问曹操:“你舅舅说你不舒服,你没事吧。”曹操说:“我没事啊,只不过舅舅看我不顺眼才说我有病的嘛。”于是,曹嵩就再也不相信曹操的舅舅的话了,于是小曹操又得到了自由,我得意地笑。(曹嵩也真够笨的,小孩的伎俩都没识破,大概没看过《狼来了》吧)。

曹操是富公子哥,同时,当时还有很多和曹操一样的公子哥儿。于是,曹操便经常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一起玩,真是“那些日子,甚是开心”。据说,有一次,曹操和袁绍又在一起玩。这时,正好赶上别人家的小姐出嫁了。我想,对人家来说是多么高兴啊,可对袁,曹这两个小捣蛋鬼来说却是多么好玩啊,于是,喜剧变成了悲剧。当天晚上,他们便躲在别人家里。趁着月色,曹操大叫:“有贼。”这家的人便跑了出去,东张西望不停的说:“贼在哪里?”被人耍了都不知道,悲哀。这时的曹操和袁绍却早已将新娘子劫走了。于是,两人便跑了。可袁绍这个笨人却被卡在了灌木丛中,大概是没做过什么案子吧。可曹操却表现得非常成熟老到,于是朝袁绍大叫,“贼在这里”,这可吓坏了袁绍,于是吓得蹦了出来。两人便逃之夭夭。可见曹操还是挺会犯罪的。我看我们古代的人就喜欢搞出些名堂,这样才好玩。

篇三:“忧”字中看曹操

龙源期刊网 .cn

“忧”字中看曹操

作者:朱正云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9期

三国中的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人生信条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以“奸绝”著称。随着《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普及,这种认识“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认识《短歌行》中真正的曹操造成了障碍。光凭借注释,很难矫正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所以需要补充《三国志》、《资治通鉴》中曹操的相关材料。还原曹操,是理解《短歌行》的前提。

(一)《三国志》、《资治通鉴》中的曹操。

1.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纳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政策。

2.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下令征贤,提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方针。

3.豁达、大度,特别是曹操在对待俘虏问题上表现出的气度,确为一般人所不及,这对他取得全局的胜利起到很大的作用。

4. 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史称“三曹”。当时,在曹氏父子周围汇聚了许多文人学士,形成了被文学史称作黄金时代的建安文学。他的文学作品《蒿里行》《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

(二)析“忧”字走进曹操。

走入《短歌行》,理解一个“忧”字,你看到的曹操和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为“求贤才,一天下”而忧。诗歌开篇写一场盛大的宴会,“对酒当歌”,宴会上,宾主在酒酣耳热时,把剑放歌,慷慨激昂。此时的读者,误以为诗人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颓废形象。

但曹操绝不是一个及时行乐主义者。《短歌行》中接着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引自《诗经·郑凤·子衿》,讲的是一个女子在热烈期待心爱的男子到来。乍一看,这两句和曹操“为何而忧”风马牛不相及,细思之,你会有新的发现,原来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就有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关系的传统。

在《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是说草木凋零,时光飞逝,担心心仪的美人衰老,失去美丽的容颜。此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屈原希望楚怀王能趁着壮年有所作为,振兴楚国,否则,岁月蹉跎,悔之晚矣。屈原的担心实际上是对楚国的忠诚的表现。由


评价曹操一两百字多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15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