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创业好项目!轻松致富的好项目,白手起家创业好选择!
当前位置:创业小项目 > 范文大全 > 三国演义对刘备评价

三国演义对刘备评价

来源:创业小项目 | 时间:2018-06-21 | 移动端:三国演义对刘备评价

篇一:《三国演义》中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分析

摘 要:刘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为“明君”来描述的人物形象。作者重点刻画了他的宽仁爱民、敬贤爱士、足智多谋和骁勇善战等性格特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特点在有些人看来不够真实,使他的形象显得苍白无力。本文将就这些内容做一些分析评述。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明君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古典小说,对于刘备形象在艺术创造上的成败得失,人们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刘备形象虽然存在着如鲁迅所指出的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明主”典型;有人干脆否定了鲁迅先生的意见,认为作者罗贯中还写了刘备的枭雄行径,作者写刘备虚伪是有意为之,鲁迅所批评的,“恐怕不应该算作作品的缺点,而是它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刘备形象的艺术价值,本文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宽仁爱民,敬贤爱士

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做安喜县尉时,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第二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第十一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在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二十回)。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三十四回)。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三十五回) 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刘备寄居新野达七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第四十一回)。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摆脱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在《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赵云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曹公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而在《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责。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三十六回)。这些描写,尽管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

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演义》更是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反复皴染,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不辞辛劳,不顾两位义弟的埋怨,锲而不舍地三次往访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扑了空,

但途中每遇到诸葛亮的亲友,就误以为是诸葛亮本人,前后达四次之多。诚如毛宗岗所说:“玄德求贤若渴之情,有类此者。”第三次诸葛亮总算在家,但正“在草堂上昼寝未醒”。为了不惊扰他的睡眠,刘备吩咐关、张二位在门外等候,自己入内,“拱立阶下”。足足有一两个时辰之久诸葛亮才醒过来,但当得知“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之后,却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方正衣冠出迎”。刘备终于能见到诸葛亮,真不容易。张飞早已忍耐不住,三番两次动怒,要用一条麻绳去把他绑来,要放把火把他烧醒。刘备却自始至终都心平气和,谦谦有礼,充分显示了他求贤的诚意。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第八十五回)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仍罕有其匹。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赵云的英勇善战未必不如关羽、张飞,但却比关羽谦逊得多,比张飞精细得多。因此,他在蜀汉集团中也最得孔明的信任。关羽、张飞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但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似乎也超过了关羽、张飞。对于刘备来说,最大的危难就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他的那次大追杀。在那样万分紧急的时刻,他选择赵云担负“保护老小”的职责,其实就是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结果在长坂坡混战中,却不见了“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为了“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赵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所到之处,威不可挡”。终于寻得后主,怀抱阿斗,杀透重围,血染战袍,谱写了一曲“大战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千古佳话。也正是由于赵云的忠与勇,才有了下面刘备惜才摔阿斗的事。《演义》第四十二回写道,在张飞的掩护下,赵云冲出长坂坡,又骑马飞奔了二十多里,才找到刘备。赵云高兴地说:“幸得公子无恙!”双手将阿斗递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看到刘备掷阿斗于地的举动,有人就会觉得刘备是在“表演”,所以才有像“刘备摔阿斗——邀买人心”之类的歇后语。但我觉得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我们不妨再仔细看一下以上引文内的相关文字。赵云和刘备再见面时,彼此一开始并未交谈,只是相

对而泣。刘备此时并不知道详情,所以这完全是在当时逃难的情况下两位至交在混乱中散而复聚时的一种真情流露。姚品文和张峰在《谈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形象的创造》一文中也认为,即使刘备“掷之于地”之举“有点夸张”,但却也“表明他对于一位大将的爱重之情是真诚的、可信的”。他们还说:“《三国演义》??很少对一般动作作细节描绘,而在这段中对赵云解开怀抱,阿斗在怀内酣睡,赵云之递阿斗,玄德之掷阿斗,赵云又忙从地下抱起阿斗等动作作了细腻入微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描绘,加上二人掷地有声的对话,几可催人泪下”。的确,在刘备和赵云之间这种肝胆相照的情谊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正可贵的一面。一定要把如此纯真、高贵的场面说成是矫揉造作,也未免太煞风景了吧!

二、足智多谋,骁勇善战

刘备作为“枭雄”,史书记载也不少。所谓“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的人物”。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孙权那样继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之时,如果不具有枭雄所有的种种狡猾、伪诈与雄图大略,如果不具有出众的军事、政治才能,不具有一套收买人才、消灭异己的韬略、权术,别说扩张地盘、统一天下了,恐怕连立足之地也不会有。那样,他也就不配充当一个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开创基业的蜀方之主了。

刘备长于权谋又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含而不露,他的计谋常使人既意料不到,又不易识破。

刘备投靠曹操时,曹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英雄。当曹一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没有说出三个人,一是马腾,二是刘备,三是曹操。按说,马腾与韩遂曾结为兄弟,当时为西凉太守,兵强马壮,一提到韩遂必然会想到马腾。刘备为什么不提马腾呢?原来刘备当时已和董承、王子服、马腾等人私下结成了反曹联盟,有了患难关系,提出马腾,怕引起曹操注意马腾,挖出马腾,连带出自己。刘备为什么不提自己呢?因为按曹操的观点,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第二十一回)英雄当是不甘屈居人下者。刘备若自称英雄,就等于表明自己不甘久居曹操之下,必然引起曹操对他的警惕,自己非但永无出头之日,还将有性命危险。事实上,刘备当时学圃种菜,作韬晦之计,正是有意向曹操表明自己胸无大志,让其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刘备曾献媚于曹操,为什么此时不指曹操为英雄呢?原来,曹操作了汉丞相之后,朝廷大权在握,皇帝徒有虚名。虽则如此,曹操却最忌别人议论自己有篡逆之心,刘备若指曹操为英雄就等于

指出曹不甘久居相位,就会触痛曹操,必遭曹操嫉恨,这是刘备绝不愿干的。不提曹操为英雄,等于向曹操表明,刘备眼中的曹操是安守本分,忠于职守的。

曹操打败袁绍后,刘备联络黄巾残部刘辟等从汝南进攻曹操的许都,被曹分兵击败,当时关羽、张飞、赵云均不在身边,刘备与刘辟引千余人逃跑,不想刘备被曹操大将张颌、高览前后拦截,两头无路。这时,刘备仰天大呼道:“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第三十一回)就欲拔剑自刎,刘辟慌了手脚,表示他将死战相救。刘辟前与高览交锋,却被高览砍死,刘备正要自战,亏得赵云冲阵而来,刺死高览,救了刘备。为什么没有刘辟时刘备准备自战,而刘辟在时刘备反要自杀?难道与刘辟合力作战不比自己一人自战更有把握么?原来,刘备要自杀是假,他本想让刘辟出战迎敌怎奈刘辟不是自己部下,此话不好说出,同时也不知刘辟是否愿意为自己解救危难,于是他佯作自杀之状,请刘辟或逼刘辟出战。刘辟作为一员武将,若让刘备自刎于自己面前,实在太不光彩,于是表示拼死相救。刘备临阵没有让刘辟出战之言,却比任何言语的鼓动作用大得多。顺便应提到,刘备的思想虽以儒家为主,但在他的性格中渗透着许多道家的思想。道家主张人应该柔弱处下,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刘备在创江山的过程中,常常显得甘居人下,不与人争,而且动不动就泪如雨下,在和赵云、徐庶、孔明及张松等联络感情的时候流过泪,在鲁肃索要荆州的时候流过泪,并且往往十分奏效。他常常柔弱处下,但能以柔克刚。

让我们再看看刘备勇猛的一面。第一回,刘备奉命在青州阻击黄巾军,开始寡不敌众,刘备下令后退三十里下寨,对关羽、张飞说:“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于是刘备派关羽、张飞各率一支伏兵,自己亲自带兵出击,佯装兵败退却,诱敌进入伏击圈,取得大胜。这是写刘备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武艺怎么样呢?第二回写到,刘备等人与张宝的军队大战,张宝“落荒而走,玄德发箭,中其左臂”。双方都在马上,在运动中作战,射的是移动靶,刘备能够射中他的左臂,可见他的箭术不错。不久以后与孙坚一起作战,刘备又“张弓一箭,正中孙仲,(孙)翻身落马”。第五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先是张飞出场,连斗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加入,又打了三十回合,还是“战不倒吕布”。这时刘备掣着双股剑策马助战,吕布才终于招架不住,败退回营。看来刘备的剑术也不错。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是曹操手下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一人,他们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都是历来独当一面的曹营名将,吕布这才“遮拦不住,拨马回城”。刘、关、张三个顶六个,由此可见,刘备在武艺方面还是有两下子的。

篇二: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及形成的原因。

此句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鲁迅先生认为其在表现人物时分寸把握不够,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小说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堆加在刘备身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与刘备时,刘备居然可以将孩子往地下一扔,说道是为此孺子差点折了一员大将云云,借此以显刘备对部属的厚道仁爱,确乎有些权谋行事者的特征。此外,赤壁之战的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仙的法力。 当然也应该看到,《三国演义》中并未将诸葛亮写得算无遗策、智若天人,还是写了他一生的失误的,比如荆州守将的人选上,关羽与赵子龙比,实非合适的人选;派庞统取川该也是一种错误,若刘备与诸葛亮前往或许会更加默契些,而庞统不死,诸葛亮后来也不至于事无巨细均亲自过问;再如一出祁山路线均在司马懿的算计中;街亭之战用人不当等。诸葛亮的失误,对蜀国造成的冲击都是致命性的。由此看来,罗贯中还是相当清醒的,他并没有将诸葛亮写成神人,没有完全将他神化。

原因:

《三国演义》之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会出现“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表现特点,主要源于其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法。所谓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手法,指在人物塑造中,突出甚至夸大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对其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则欲以舍弃,比如,曹操的奸诈雄豪、关羽的忠义勇武、刘备的仁爱宽厚等。在具体塑造中,为了较好地表现《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作者又运用了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一)出场定型法,即通过主要人物一出场几件事件的叙述,展示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如曹操少时中风的描写、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描写,都

恰好地揭示了二人的性格特征,以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不过是他们主要性格特征的演化。

(二)反复皴染。即围绕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曹操后来梦中杀人、割发代首等一系列事件的描写。

(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如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描写。

(四)善用对比、烘托手法,如刘备和曹操的处处对比描写。《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以上诸手法的运用,使这些人物容易给人以强烈、鲜明的印象,在单

一、稳定乃至夸张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但另一方面,这种手法也容易造成人物形象程式化、脸谱化的倾向,因其缺少性格内部的冲突和性格变化发展的逻辑,因而往往给人以失真之感,这也难怪鲁迅要作出那样的评价了。

此外,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史传材料的局限,同时也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特点的影响。同时在运用想象夸张手法上,有时不免过分,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鲁迅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正是最明显的例子。民间谚语说:“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也正和鲁迅的批评相似。也说明作品的客观效果和作者本来的主观愿望还颇有不一致的地方。 所谓过犹不及,正是这样,不过瑕不掩瑜。

篇三: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

【摘要】刘备军事才能不及孙权,更不及曹操;计谋与此二人更不能同日而语。尽管这样,他所到之处还是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和款待,这和他礼贤下士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刘备起自微贱,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而借乱世而成英雄,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份执著的追求而成就霸业。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叙写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的历史故事,艺术的再现了汉末魏,蜀,吴三国之间90余年的历史。作者以刘姓为正统,违反了《三国志》“帝魏寇蜀”的历史真实,而通篇小说是通过“尊刘抑曹”来体现出尊善抑恶的本质。通篇以蜀汉为中心,小说反映出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计争,通篇竭力吹捧刘备。客观的反映出刘备的人物形象。

一、刘备的仁义

刘备中仁义这个典型在当时是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恰好和背负着“奸臣”、“歼贼”形成对比,就更能显示出刘备之“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抗衡,最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因为他凭借着“仁义”之心去赢得了“人和”。

(一)兄弟之义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情,为后世学习和效仿,成为一个范本。自结义后,始终都是以义为先。关张二人忠心耿耿的追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待二人如亲兄弟,甚

至比亲兄弟还亲,后来他们三人实际上是兄弟,名义上是君臣。刘备曾说:兄弟入手足,女人如衣服。我们不管刘备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这话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来的,也确有其事。从日后也可看出,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了以后,刘备未得此噩耗时,做了一梦,梦见二弟关羽哭泣相告,愿兄起兵,为他报仇。《三国演义》中第八十一会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后来得到这一死讯,刘备先是先杀了不肯发兵的孟达和刘封,而后就大兵攻吴,被陆逊所败,退守白帝城。刘封虽不是他亲生的,但始终有儿子的名分,而刘封都被他杀了,对此,不难看出他对兄弟的情义。连平时最听诸葛亮的话的刘备,而这次却一意孤行,誓为兄弟报仇,最后为吴所败,七十多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就给烧了,从此蜀就成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了,刘备白帝城拖孤,也随兄弟而去了,由此可见他对兄弟之情之深。

(二)君主之仁

陈寿《三国志》里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也”。刘备从小就对旁人言“我为君主,当乘此车盖”。他一直清楚“国以民住本”的思想。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不论其成败,都绝对跟随于他。而对当时刘备而言,带走百姓本身就是一种负担。连自己都很难立足。但至少说明了刘备得民心。但刘备却始终坚持“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点,才有了立足之本——人和。徐州牧陶谦病危,

想让位于刘备,刘备三番五次推脱,徐州百姓听说了都跪拜府前说:“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由这句话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当时领导者的不仁,更是说明了刘备的仁义,并且是刘备坚定了自己以民为本,做一名仁爱之军的想法。

(三)刘曹对比

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所抱的思想都是“拥刘贬曹”的。在书中所描绘的曹操是一个“奸雄”,体现出他的“奸”,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狂”。这些与刘皇叔的“仁爱”相比。就更加鲜明了。“曹操梦游杀侍从”“错杀吕伯奢一家”都说明其残忍。与刘备连刺客都不忍心杀他相比形成很大的反差。而在整本书中对曹操花了大量的笔墨,那些似乎是为刘备服务的。

二、刘备能忍

关于刘备的忍,在三国时期是很少见的,不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为贵胄,肯屈居人下,甘心受人驱使。就他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气概,雄心壮志,能在二十多年的隐忍中不露,这份忍术都值得后人对其另眼相看。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的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从曹操这句话中我们看出了曹操对刘备的赏识,认为他是真正的英雄。但当时的刘备也是屈居人下,再跟着曹操,于是,听说了此言,手中匙就掉到地上,当时正打雷,他说被雷声給吓掉了,曹操也没起疑。这些作为帝

室贵胄无不是忍也。第十四回中,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兵败去投,刘备念起穷途来投,将其收与小沛。而当刘备讨伐袁术之时,吕布乘隙攻取徐州,而刘备暂居小沛,并且他的老婆和孩子都落在吕布手中,而他还是忍了。像这种忘恩负义之人,在旁人看来,人人得而诛之,可刘备却对吕布说:“备欲让兄久矣”。这直接是不可思议。难道刘备真有相让之意,或者说刘备真的啥都不计较。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在刘备心里,“小不忍则乱大谋”。是非常值得人称道的。因为在当时他根本没有把握夺会徐州,因此只能忍了,在慢慢的寻找机会。,正因如此他才没有被吕布怀疑而危及自身,像吕布这种三姓“家奴”乃小人也。后来刘备借刀杀人,利用曹操使吕布白门楼殒命。足以见其忍功不一般了。

三、刘备的智慧

他比起曹操来没曹操通晓兵法,也没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能力。但是值得称道的是哪些用兵如神的人都能为其所用,而起是死心塌地的跟随,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成为他成就霸业所采用的高明手段。这就表现出他高明的智慧

(一)收民心之智

在“刘玄德携民渡江”一事中是最具典型性的。在那样危机四伏的情景下,连自己妻儿都照顾不了,丢下不管了,但刘备却偏偏就是要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跑,可以想像一下他做到这一点的难能可贵。但事实证明他走“人和”这条路是对的,他收民心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后人说:先主弘毅宽厚,这不是吹出来的。

(二)收“人”心之智

这里这个“人心”不是指“民心”,而是指“人才之心”。在当时,刘备手下是文武众多,人才济济。这不是因为他的势力比曹操,孙权强,而最关键的是,刘备能给他们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自己。从赵云来说,赵将军是在当阳被刘备彻底收买的,就那么一个似真“摔”的动作,使这个三国时期晓勇的常胜将军赵子龙非常感激,无以为报,只能死心塌地的跟随他报知遇之恩了。再一个就是诸葛亮了,刘备对其是言听计从,对他信任到了极点。“三顾茅庐”最让人们所熟知,他三次于草庐中才请出诸葛亮,在“火烧博望坡”一战中,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只有二十多岁,还是把军符交给了他,他则一战就出名了。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之深。他甚至有时侧旁而坐,让诸葛亮坐中,可见他的收“人”之智。

(三)用人之智

刘备账下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色与曹操。刘备拥有当时奇才和怪才的孔明和庞统。武将方面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每一个都能勇冠三军,取上将的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有魏延和姜维。可见刘备确实做到了用人的政策。也说明了他独到的用人风格。

1、重用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并且立刻让其当了军师,执掌军权。因初出茅庐,刘,关对他的权力是不服的,并且还得


三国演义对刘备评价》由:创业小项目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27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